|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1 绪论 | 第11-24页 |
| ·超高压特高压的发展背景 | 第11页 |
| ·国际超高压特高压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水平 | 第11页 |
| ·国内超高压特高压发展的展望和研究水平 | 第11-14页 |
| ·800kV超高压断路器的设计思想及结构性能特点 | 第14-17页 |
| ·主触头与电阻触头 | 第14-15页 |
| ·操动机构 | 第15-16页 |
| ·驱动连接机构 | 第16页 |
| ·分合闸性能 | 第16-17页 |
| ·开断性能 | 第17页 |
| ·研究灭弧室二维轴对称气流场的重要意义 | 第17-18页 |
| ·国内外对高压SF_6断路器介质恢复特性研究的思路 | 第18-19页 |
| ·本课题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9-2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22-24页 |
| 2 灭弧室内的电场计算 | 第24-41页 |
| ·电场计算原理 | 第24-26页 |
| ·电场数值计算方法简介 | 第26-29页 |
| ·灭弧室静电场的计算和分析 | 第29-40页 |
| ·计算模型 | 第31-32页 |
| ·灭弧室场域剖分 | 第32页 |
| ·灭弧室电场计算结果 | 第32-34页 |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34页 |
| ·不同开距下灭弧室的电场分布 | 第34-38页 |
| ·灭弧室电场影响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3 气流数值模拟技术概述 | 第41-55页 |
| ·气流数值模拟理论基础和κ-ε方程 | 第42-44页 |
| ·气流数值模拟计算中的离散化处理 | 第44-53页 |
| ·计算区域的离散化 | 第44-48页 |
| ·控制方程的离散 | 第48-51页 |
| ·控制方法的TMDA算法 | 第51-52页 |
| ·控制方程的迭代算法 | 第52-53页 |
| ·流场与其他变量的迭代求解 | 第53-55页 |
| 4 断路器空载时气流场分析 | 第55-70页 |
| ·灭弧室内各点气体压力的分析 | 第57-58页 |
| ·灭弧室内各点气体密度和速度的分析 | 第58-60页 |
| ·不同气缸体积下的分析 | 第60-66页 |
| ·断路器气缸状态参数的分析 | 第60-62页 |
| ·流动参数的分析 | 第62-66页 |
| ·不同喉部直径下的分析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5 负载时断路器灭弧室中气流场数值模拟 | 第70-79页 |
| ·开断方式4短燃弧二维热态场计算结果 | 第71-75页 |
| ·SF_6断路器介质恢复特性计算 | 第75-77页 |
| ·击穿判据 | 第76-77页 |
| ·介质恢复特性计算 | 第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 6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