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

痢疾志贺菌A1型IroN、ShuA单、双突变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痢疾志贺菌A1型 IroN、ShuA单、双突变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第13-80页
 前言第13-15页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第15-34页
  1. 实验材料第15-21页
   ·菌株与生长条件第15-16页
   ·质粒第16页
   ·细胞系第16页
   ·实验动物第16页
   ·所用扩增及测序引物第16-17页
   ·试剂、常用溶液和培养基的配制第17-19页
   ·实验用酶和试剂盒第19页
   ·实验器材与仪器第19-21页
  2. 实验方法第21-34页
   ·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第21页
   ·连接反应第21页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21-22页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2页
   ·质粒 DNA的快速小量制备第22页
   ·基因芯片的实验操作步骤第22-30页
   ·DNA的T载体序列测定第30页
   ·生长曲线的测定第30-31页
   ·细胞感染实验第31-32页
   ·噬斑分析第32页
   ·细菌在细胞内存活实验第32-33页
   ·细胞染色第33页
   ·豚鼠角膜结膜炎实验第33-34页
 第二节 突变株的构建第34-54页
  1. IroN缺失突变株(MTS-1)的构建第34-43页
   ·重组同源臂区域的选取和引物设计第34页
   ·entry载体的构建第34-36页
   ·destination载体的构建第36页
   ·同源重组质粒的构建第36-39页
   ·同源重组过程第39-41页
   ·突变株的获得和验证第41-43页
  2. ShuA插入突变株(MTS-2)的构建第43-49页
   ·重组同源臂区域的选取和引物设计第43页
   ·entry载体的构建第43-45页
   ·destination载体的构建第45页
   ·同源重组质粒的构建第45页
   ·同源重组过程第45-46页
   ·突变株的获得和验证第46-49页
  3. IroN、ShuA双敲除突变株(MTS)的构建第49-52页
   ·同源重组质粒的制备第49页
   ·同源重组第49-50页
   ·双突变株的获得和验证第50-52页
  4. 小结第52-54页
 第三节 突变株性状与功能检测及表达谱分析第54-72页
  1. 突变株性状与功能检测第54-60页
   ·正常培养基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第54页
   ·铁限制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第54-56页
   ·细胞水平对突变株和野生株的比较实验第56-58页
   ·突变株毒力的动物实验检测第58-60页
  2. 突变株和野生株的表达谱分析第60-71页
   ·RNA的制备第60-61页
   ·表达谱分析第61-71页
  3. 小结第71-72页
 第四节 结论第72-73页
 第五节 讨论第73-80页
第二章 痢疾杆菌毒力因子及研究方法综述第80-102页
 第一节 痢疾杆菌毒力因子第80-98页
  1. 痢疾杆菌侵袭性质粒上的毒力决定因子第82-87页
  2. 染色体上的毒力相关基因第87-94页
  3. 痢疾杆菌毒力基因的调控第94-98页
 第二节 病原菌毒力基因的研究方法第98-102页
  1. 突变方法第98-99页
  2. 差异表达识别法第99-102页
结束语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附录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高岭土制备“类龟式”Al13盐酸盐
下一篇:800kV SF6断路器开断过程计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