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砖文虚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上编 本论 | 第13-156页 |
绪论 | 第13-42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3-22页 |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 | 第22-2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24-28页 |
第四节 东汉砖文虚词概况 | 第28-42页 |
第一章 介词 | 第42-110页 |
第一节 东汉砖文所见介词 | 第43-55页 |
一、引进处所的介词 | 第44-46页 |
二、引进时间的介词 | 第46-48页 |
三、引进工具、材料或凭借、依据等的介词 | 第48-49页 |
四、引进对象的介词 | 第49-55页 |
五、引进原因的介词 | 第55页 |
第二节 东汉砖文与东汉其他文献介词比较研究 | 第55-110页 |
一、引进处所的介词 | 第55-71页 |
二、引进时间的介词 | 第71-78页 |
三、引进工具、材料或凭借、依据等的介词 | 第78-86页 |
四、引进对象的介词 | 第86-107页 |
五、引进原因的介词 | 第107-110页 |
第二章 副词 | 第110-130页 |
第一节 东汉砖文所见副词概况 | 第110-124页 |
一、范围副词 | 第110-112页 |
二、时间副词 | 第112-115页 |
三、否定副词 | 第115-117页 |
四、连接副词 | 第117-118页 |
五、状态副词 | 第118-121页 |
六、程度副词 | 第121-124页 |
第二节 东汉砖文与东汉其他文献副词比较研究 | 第124-130页 |
第三章 代词 | 第130-148页 |
第一节 东汉砖文所见代词概况 | 第130-136页 |
一、人称代词 | 第130-133页 |
二、指示代词 | 第133-136页 |
三、疑问代词 | 第136页 |
第二节 东汉砖文与东汉其他文献代词比较研究 | 第136-148页 |
一、人称代词 | 第136-139页 |
二、指示代词 | 第139-144页 |
三、疑问代词 | 第144-148页 |
第四章 连词、助词、语气词 | 第148-156页 |
第一节 连词 | 第148-150页 |
第二节 助词 | 第150-155页 |
第三节 语气词 | 第155-156页 |
下编 分论 | 第156-233页 |
第一章 语法篇 | 第156-183页 |
第一节 东汉俗语文献行为处所表示法探索 | 第156-164页 |
第二节 关于东汉砖文中的同义连用 | 第164-171页 |
第三节 东汉砖文中的副词“自” | 第171-175页 |
第四节 东汉刑徒砖文的句式考察 | 第175-183页 |
第二章 考釋篇 | 第183-195页 |
第一節 《太平經》與鎮墓文互證 | 第183-188页 |
第二節 語詞拾零 | 第188-195页 |
第三章 文獻整理篇 | 第195-233页 |
第一節 西漢至東晉紀年磚中的“造”類詞 | 第195-207页 |
第二節 東漢刑徒磚文整理 | 第207-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256页 |
附录一 | 第256-267页 |
试说《太平经》中的“何以”与“以何” | 第256-267页 |
附录二 東漢磚文釋文 | 第267-294页 |
后记 | 第294-2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