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阶段划分及性质 | 第13-16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16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 第17-27页 |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特点 | 第17页 |
·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综述 | 第17-21页 |
·比较效益理论 | 第18页 |
·规模报酬理论 | 第18页 |
·经济效益理论 | 第18-19页 |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第19页 |
·优区位理论 | 第19-20页 |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第20页 |
·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20-21页 |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涵 | 第21-22页 |
·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 | 第22-24页 |
·区域生产力水平 | 第22页 |
·科学技术条件 | 第22-23页 |
·区域自然资源条件 | 第23页 |
·区域经济资源条件 | 第23页 |
·社会需求状况 | 第23页 |
·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条件 | 第23-24页 |
·对外经济贸易结构 | 第24页 |
·文化传统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24页 |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评判 | 第24-27页 |
·能否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 | 第25页 |
·是否有良好的生态效果 | 第25页 |
·各部门之间能否协调发展 | 第25页 |
·是否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应变能力 | 第25-26页 |
·是否具有先进性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安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现状分析 | 第27-39页 |
·地理位置 | 第27-28页 |
·安康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条件 | 第28-31页 |
·农业自然资源 | 第28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8-29页 |
·农业劳动力利用情况 | 第29-30页 |
·土地利用情况 | 第30页 |
·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 | 第30-31页 |
·安康市农业产业结构总体状况 | 第31-32页 |
·安康市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32-36页 |
·安康市农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地位 | 第32-35页 |
·安康市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现状 | 第35-36页 |
·安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评价 | 第36页 |
·农业各业内部结构 | 第36-39页 |
·种植业内部生产结构 | 第36-37页 |
·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 | 第37页 |
·林业内部生产结构 | 第37-38页 |
·安康市渔业生产结构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安康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9-44页 |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9-41页 |
·生产结构构成不合理 | 第39页 |
·种植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9页 |
·畜牧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39-40页 |
·林业生产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40页 |
·渔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分析 | 第41-44页 |
·结构调整缺乏系统规划,盲目性大 | 第41页 |
·市场农业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 | 第41页 |
·产业管理体制不顺,产业结构调整中矛盾突出 | 第41-42页 |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下 | 第42页 |
·资金投入不足 | 第42页 |
·科技支撑乏力,农民素质低下 | 第42-43页 |
·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落后 | 第43页 |
·农业区域化经营的发展环境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支持和持续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安康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对策与建议 | 第44-54页 |
·指导思想 | 第44-45页 |
·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 第45页 |
·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 | 第45页 |
·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 第45页 |
·产业整体开发的原则 | 第45页 |
·突出重点的原则 | 第45-46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46页 |
·民众主体的原则 | 第46页 |
·调整的目标和重点 | 第46-47页 |
·调整的目标 | 第46-47页 |
·调整的重点 | 第47页 |
·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 第47-54页 |
·推动农业内部结构合理化 | 第47-49页 |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 第49-50页 |
·发展优势农产品,形成特色农业产业 | 第50-53页 |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 第53-54页 |
第六章 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 | 第54-58页 |
·扩大农产品加工与转化,完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体系 | 第54页 |
·创新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结构调整的科技含量 | 第54-55页 |
·优化区域布局,实现专业化规模发展,推进农业结构向高层次发展 | 第55页 |
·建立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55页 |
·理顺政府与经营主体的关系,创造良好的产业结构调整环境 | 第55-56页 |
·建立有效的投资机制,为产业结构调整作保障 | 第56页 |
·加强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促进结构调整有序进行 | 第56页 |
·把市场导向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推动力 | 第56-58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