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国内外现状 | 第10-12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成都铁路局推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情况 | 第14-26页 |
·全局概况 | 第14-15页 |
·铁路实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主辅分离改制分流对铁路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 第16-17页 |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铁路企业主辅分离改制分流面临的机遇 | 第18-19页 |
·铁路运输主辅业界定 | 第19-26页 |
·铁路运输主业和辅业的划分 | 第19-20页 |
·成都局主辅分离工作进展情况 | 第20-22页 |
·主辅分离改制分流是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重要形式 | 第22-23页 |
·成都局运输主业减员增效的基本情况 | 第23页 |
·成都局减员和富余人员安置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主辅分离后提高运输主业竞争力的办法 | 第23-26页 |
第3章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总体思路、目标规划 | 第26-33页 |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主要内容 | 第26页 |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与过去分离辅业的区别 | 第26-27页 |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总体思路 | 第27页 |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目标规划 | 第27-29页 |
·成都铁路局改制分流的原则 | 第29页 |
·改制进程中采取的主要保障措施 | 第29-31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发挥优势提高企业市场生存能力 | 第30-31页 |
·“三类资产”总体情况和调配原则 | 第31-33页 |
·辅业企业(单位)的资产 | 第32页 |
·运输主业闲置资产 | 第32页 |
·撤销单位的有效资产 | 第32页 |
·“三类资产”的调配原则 | 第32-33页 |
第4章 改制基本框架和试点企业的实施方案 | 第33-41页 |
·主辅分离的实施要点 | 第33-36页 |
·辅业分离体系 | 第33-34页 |
·进行辅业重组,构建新型战略体系 | 第34页 |
·以股份制改造为目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 第34-36页 |
·房建生活单位的改制 | 第36-39页 |
·辅业企业职工的分布情况及改制分流安置原则 | 第39页 |
·改制试点企业实施方案 | 第39-41页 |
·试点企业基本情况 | 第39-40页 |
·试点企业改制形式 | 第40页 |
·试点企业实施进度 | 第40-41页 |
第5章 理顺产权关系 | 第41-52页 |
·对产权问题的认识 | 第41-46页 |
·难点问题和改革思路 | 第46-47页 |
·如何处理好主业和改制企业的关系 | 第47-48页 |
·进行产权多元化改制原因 | 第48页 |
·如何实现产权多元化 | 第48-49页 |
·理顺产权关系,重组重构多经企业 | 第49-50页 |
·构建母子公司体制,落实出资人权责 | 第49页 |
·突出主营业务,重组建筑施工企业 | 第49-50页 |
·重组旅游、广告、货代企业 | 第50页 |
·政策保障 | 第50-51页 |
·成效 | 第51-52页 |
第6章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中劳动关系的处理 | 第52-58页 |
·主业和辅业的工资关系问题 | 第52-54页 |
·铁道部对运输企业和多元经营企业工效挂钩办法的规定 | 第52-53页 |
·成都局运输企业与多元经营企业工资关系的现状 | 第53页 |
·正确处理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中的工资关系 | 第53-54页 |
·辅业改制企业中的富余人员的确定办法 | 第54页 |
·辅业改制过程中理顺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 | 第54-55页 |
·劳动合同变更、解除和终止的区别 | 第55页 |
·辅业改制过程中,接续好分流安置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 | 第55-56页 |
·对内退、离退休、工伤职工等特殊人群的处理 | 第56-58页 |
第7章 资本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具体问题 | 第58-67页 |
·我国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方面的创新 | 第58-61页 |
·资产的产权归属创新 | 第59-60页 |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 第60页 |
·管理创新 | 第60页 |
·配置创新 | 第60-61页 |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中的国有资本和财务管理工作 | 第61-64页 |
·产权制度改革 | 第61-62页 |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资产范围 | 第62页 |
·三类资产的定价问题 | 第62-63页 |
·债权债务的处理 | 第63页 |
·资产的处置 | 第63页 |
·加强资产管理的要求 | 第63-64页 |
·理顺主辅经济关系 | 第64-66页 |
·理顺资产管理关系 | 第64-65页 |
·理顺财务关系 | 第65页 |
·理顺经济往来关系 | 第65-66页 |
·资产和财务管理的几项具体工作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