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应用ERT技术测量两相流参数方法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两相流测量的研究现状第8-9页
   ·ERT 技术的发展状况第9页
   ·流型研究的内容与识别方法第9-10页
   ·相关测量技术的产生与现状第10-11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作者所做工作第11-12页
   ·本论文的组织第12-13页
第二章 ERT 系统的构成与实现第13-24页
   ·ERT 系统的原理第13-16页
     ·电阻层析成像技术的原理第13-14页
     ·电阻层析成像系统的结构第14-16页
   ·基于DSP 的ERT 系统结构与各功能模块的实现第16-24页
     ·基于 DSP 的ERT 系统结构第16-18页
     ·各功能模块的实现第18-24页
       ·DSP 模块介绍第18页
       ·系统控制策略第18-19页
       ·主要功能单元的实现第19-24页
第三章 基于特征提取的水平管道流型识别第24-35页
   ·基于 ERT 的截面特征提取第24-29页
     ·水平管道中流型特点第24-25页
     ·实验描述第25页
     ·截面特征提取第25-29页
   ·应用动态聚类进行水平管道的流型识别第29-35页
     ·动态聚类第29-32页
     ·判别方法与结果第32-35页
第四章 基于双截面 ERT 系统的动态实验及分析第35-57页
   ·相关速度的测量第35-39页
     ·互相关原理第35-38页
     ·基于特征值的互相关方法第38-39页
   ·实验设置第39-40页
   ·实验分析与结论第40-57页
     ·气/液两相流模型与相关速度测量第41-44页
       ·气/液两相流模型第41-42页
       ·相关速度测量的理论推导第42-44页
     ·对相关速度的分析第44-53页
       ·归一化的相关算法第44-46页
       ·体积含气率和混合表观速度的测量第46-47页
       ·测量数据的分析第47-50页
       ·相关速度的分析第50-53页
     ·实验结论第53-57页
       ·与理论模型的比较第53-55页
       ·实验结论第55-5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第57-60页
   ·对于作者研究工作的总结第57-58页
   ·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认知角度的网络隐喻研究
下一篇:负荷敏感式变量柱塞泵的动态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