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7-8页 |
2 理论背景和以往研究综述 | 第8-25页 |
2.1 以往关于反馈寻求行为的研究 | 第8-12页 |
2.1.1 反馈寻求行为的前因变量 | 第8-10页 |
2.1.2 反馈寻求行为的中介变量的研究 | 第10页 |
2.1.3 对反馈寻求行为本身的研究 | 第10-11页 |
2.1.4 对反馈寻求行为的结果变量的研究 | 第11-12页 |
2.2 对领导风格的研究 | 第12-20页 |
2.2.1 领导特质理论的研究 | 第12-13页 |
2.2.2 领导作风理论研究 | 第13页 |
2.2.3 领导行为研究 | 第13-15页 |
2.2.4 用权变思想研究领导的相关理论 | 第15-17页 |
2.2.5 领导理论研究的新动向 | 第17-20页 |
2.2.5.1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 第17-18页 |
2.2.5.2 魅力型领导理论 | 第18-19页 |
2.2.5.3 转变型领导理论 | 第19-20页 |
2.3 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 第20-23页 |
2.4 以往研究的总结与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23-25页 |
3 本研究的总体构思与设计思路 | 第25-33页 |
3.1 本研究的理论构思与假设汇总 | 第25-28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3.1.2 研究的构思模型和假设 | 第25-28页 |
3.2 本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 第28页 |
3.3 访谈研究设计 | 第28-31页 |
3.3.1 访谈取样与实施 | 第28-29页 |
3.3.2 访谈提纲设计 | 第29页 |
3.3.3 访谈结果 | 第29-31页 |
3.4 研究工具与方法 | 第31-33页 |
3.4.1 研究变量的测量 | 第31-32页 |
3.4.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2页 |
3.4.3 研究样本 | 第32-33页 |
4 结果分析 | 第33-55页 |
4.1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第33-37页 |
4.1.1 成就目标定向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 第33-35页 |
4.1.2 领导风格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 第35-36页 |
4.1.3 反馈寻求行为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 第36-37页 |
4.1.4 反馈寻求行为成本和价值认知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 第37页 |
4.2 相关分析 | 第37-39页 |
4.2.1 所有变量的零阶相关 | 第37-39页 |
4.3 路径分析 | 第39-49页 |
4.3.1 成就目标定向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分析 | 第40-43页 |
4.3.2 领导风格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分析 | 第43-46页 |
4.3.3 成就目标定向、领导风格与对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分析 | 第46-49页 |
4.4 成就目标定向与领导风格对反馈寻求的价值认知和成本认知的交互效应分析 | 第49-50页 |
4.5 反馈寻求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50-55页 |
4.5.1 领导风格的现状分析 | 第50页 |
4.5.2 成就目标定向的现状分析 | 第50-51页 |
4.5.3 反馈寻求行为在人口统计特征上的差异分析 | 第51-55页 |
5 讨论与总结 | 第55-65页 |
5.1 研究结果讨论 | 第55-60页 |
5.1.1 成就目标定向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 | 第55-56页 |
5.1.2 领导风格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 | 第56-57页 |
5.1.3 成就目标定向、领导风格与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 | 第57-58页 |
5.1.4 领导风格对成就目标定向与反馈寻求价值、成本认知的缓冲作用 | 第58页 |
5.1.5 反馈寻求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58-59页 |
5.1.6 假设模型的修正 | 第59-60页 |
5.2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5.3 研究的意义 | 第61-63页 |
5.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61-62页 |
5.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62-63页 |
5.4 研究的局限 | 第63页 |
5.5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