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8-21页 |
| 1 奶牛生产与微量元素营养 | 第8页 |
| 2 铜、锌、钴、铁、碘需要量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2.1 铜 | 第8-9页 |
| 2.2 锌 | 第9页 |
| 2.3 钴 | 第9-10页 |
| 2.4 铁 | 第10页 |
| 2.5 碘 | 第10-11页 |
| 3 铜、锌、钴、铁、碘营养概述 | 第11-15页 |
| 3.1 铜 | 第11-12页 |
| 3.2 锌 | 第12页 |
| 3.3 钴 | 第12-13页 |
| 3.4 铁 | 第13-14页 |
| 3.5 碘 | 第14-15页 |
| 4 铜、锌、钴、铁、碘营养状态的评价 | 第15-18页 |
| 4.1 铜营养的评价 | 第15-16页 |
| 4.2 锌营养的评价 | 第16页 |
| 4.3 钴营养的评价 | 第16-17页 |
| 4.4 铁营养的评价 | 第17页 |
| 4.5 碘营养的评价 | 第17-18页 |
| 5 微量元素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 5.1 析因法 | 第18-19页 |
| 5.2 添加饲养实验 | 第19页 |
| 5.3 平衡试验 | 第19-20页 |
| 6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 | 第20-21页 |
| 6.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 6.2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 6.3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21-46页 |
| 试验一 利用活体外人工瘤胃法研究铜、锌、钴、铁、碘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第21-3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 1.1 试验动物和管理 | 第21页 |
| 1.2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 1.3 活体外人工瘤胃试验 | 第21-22页 |
| 1.4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22页 |
| 2 结果计算与统计分析 | 第22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 3.1 不同浓度铜、锌、钴、铁、碘对活体外纤维素消化率的影响 | 第22-24页 |
| 3.2 不同浓度铜、锌、钴、铁、碘对动态产气参数的影响 | 第24-26页 |
| 3.3 不同浓度铜、锌、钴、铁、碘对活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 第26-28页 |
| 4 小结 | 第28-30页 |
| 试验二 泌乳奶牛铜、锌、钴、铁、碘需要量的研究 | 第30-46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2页 |
|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 第30页 |
| 1.2 试验设计 | 第30-31页 |
| 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31-32页 |
| 2 结果计算与统计分析 | 第32页 |
| 3 结果 | 第32-41页 |
| 3.1 饲粮铜、锌、钴、铁、碘对Du、NDF、CP和OM消化率的影响 | 第32-35页 |
| 3.2 饲粮铜、锌、钴、铁、碘对泌乳奶牛体内铜、锌、钴、铁、碘存留量的影响及其需要量的确定 | 第35-41页 |
| 3.3 铜、锌、铁、碘对血清指标的影响 | 第41页 |
| 4 讨论 | 第41-45页 |
| 4.1 铜的需要量 | 第41-42页 |
| 4.2 锌的需要量 | 第42-43页 |
| 4.3 钴的需要量 | 第43-44页 |
| 4.4 铁的需要量 | 第44页 |
| 4.5 碘的需要量 | 第44-45页 |
| 5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部分 论文总体结论和需要进步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46-47页 |
| 1 总体结论 | 第46页 |
| 2 有待继续探索的问题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附录 | 第56-63页 |
| 个人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