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安管理法令论文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法律研究

内容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3页
概述第13-15页
 (一) 案件数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第13页
 (二) 案件类型和诉讼主体出现新变化第13页
 (三) 索赔金额上升,调解结案率低第13-14页
 (四) 对事故认定书不服率上升,责任认定困难第14页
 (五) 财产保全的申请大量增加第14-15页
一、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第15-25页
 (一)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特征第15-16页
 (二) 《道路安全法》规定的归责原则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第16-18页
 (三) 机动车无过错责任的历史沿革及理论依据第18-20页
 (四)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阐释第20-22页
  1、过错责任原则第20-21页
  2、无过错责任原则第21-22页
 (五) 过失相抵原则的适用问题第22-25页
  1、过错责任下过失相抵的适用第23-24页
  2、无过错责任下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第24-25页
二、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第25-28页
 (一) 道路交通事故损以发生交通事故为条件第25页
 (二) 须是发生在道路上第25-26页
 (三) 须是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机动车与其他道路使用人之间发生的事故第26页
 (四) 是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第26-27页
 (五) 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只能是过失第27-28页
三、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性质与适用第28-37页
 (一)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性质和特点第28-30页
 (二)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第30-37页
  1、过渡阶段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的适用第30-31页
  2、保险公司先行支付抢救费用的法律性质第31-33页
  3、保险公司履行赔偿义务的归责原则基础第33页
  4、保险人、被保险人、第三者的诉讼主体地位第33-35页
  5、第三者的主体范围的界定第35-36页
  6、投保人在二个以上的保险公司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责任承担第36页
  7、二个以上的机动车辆共同造成第三者损害,保险公司的责任承担第36-37页
四、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界定第37-45页
 (一) 确认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件责任主体的一般原则第37-39页
 (二) 对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件责任主体的类型化分析第39-45页
五、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与行政处理的程序衔接第45-48页
 (一) 当前交通事故行政处理与诉讼程序衔接时存在的问题第45-46页
 (二) 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第46-48页
  1、关于诉讼受理的条件第46-47页
  2、财产保全衔接问题第47页
  3、关于交通事故案件证据材料的衔接问题第47页
  4、关于行政调解与诉讼的衔接问题第47-48页
六、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性质第48-53页
 (一) 公安机关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第48-50页
 (二) 交通事故认定在审判中的应用问题第50-53页
七、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原则及范围第53-57页
 (一) 国外及我国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的立法情况第53-54页
 (二) 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第54-55页
 (三) 间接受害人的损害赔偿问题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蒙古一机集团薪酬制度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巴彦淖尔地区面粉行业营销整合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