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金属配合物及其金属胶束催化2,6-二甲基苯酚的氧化偶合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3页
 1 酚类物质的氧化偶合研究第10-18页
   ·2,6.二甲基苯酚(DMP)的氧化偶合研究第10-17页
     ·苯氧自由基协同催化剂配合物的偶合机理第12-13页
     ·苯氧錙阳离子机理第13-15页
     ·苯氧自由基偶合机理第15-16页
     ·链增长机理第16-17页
   ·酚的酶催化聚合第17-18页
 2 过氧化物酶及其模型物的研究进展第18-27页
   ·天然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氧化第19-23页
   ·过氧化物酶模型物的研究第23-27页
     ·金属卟啉模型第23-24页
     ·多吡啶配体模型第24-25页
     ·Schiff 碱模型第25-26页
     ·金属酞菁类化合物模型第26-27页
 3 本文研究工作的思想背景第27-28页
 参考文献第28-33页
第二章 水相中金属铜(工工).四氮配合物催化2,6.二甲基苯酚氧化偶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第33-49页
 1 实验部分第34-37页
   ·仪器与试剂第34页
   ·配体及金属铜配合物的合成第34-36页
     ·2,3,8,9.四甲基-1,4,7,9-四氮杂-1,3,7,9-癸四烯-1,10-二醇配体及其铜( I 工) 配合物( C u L ’) 的合成第35-36页
     ·丁二酮肟合铜配合物(CuL’)的合成第36页
     ·2,4,4,9,ll,11-六甲基-1,5,8,12-四氮杂.1,8-十四二烯配体及其铜( I I ) 配合物( C u L 3 ) 的合成第36页
     ·4,7,10,13-四氮杂-1,3-环十三二酮配体及其铜(II)配合物( C u I 4 ) 的合成第36页
   ·动力学测量第36-37页
 2 结果与讨论第37-47页
   ·反应动力学模型第37-38页
   ·pH 值对反应初始速率的影响第38-39页
   ·配合物的结构效应第39-41页
   ·催化反应机理探讨第41-44页
   ·C-O偶合产物的确认第44-47页
 3 结论第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第三章 Schiff 碱 Cu(II)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2,6-二甲基苯酚的研究第49-80页
 1 实验部分第50-52页
   ·仪器与试剂第50页
   ·配合物的合成第50-51页
     ·1,4-N,N.双(乙酰丙酮)乙二胺配体的合成第51页
     ·1,4-N,N.双(乙酰丙酮)乙二胺合铜配合物(Cu-acac)的制备第51页
   ·动力学测量第51-52页
 2 结果与讨论第52-78页
   ·反应物的氧化降解反应动力学第52-60页
   ·产物 DPQ 的动力学研究第60-69页
     ·pH值对反应初始速率的影响第60-61页
     ·水溶液中的pH效应第61-64页
     ·TX-100 胶束溶液中的pH 效应第64-66页
     ·SDBS 胶束溶液中的pH 效应第66-68页
     ·CTAB 胶束溶液中的p H 效应第68-69页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第69-72页
   ·产物的选择性第72-73页
   ·反应的机理探讨第73-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结论第80-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已录用论文目录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声明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一代货车通用性能参数试验台研究
下一篇:山东ZD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