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1 前言第8-14页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第8-9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9-11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9-10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创新第11-13页
     ·研究的思路第11页
     ·研究的方法第11-12页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2-1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3-14页
2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理论基础第14-22页
   ·基本概念第14-16页
     ·小城镇的界定第14页
     ·小城镇土地利用第14-16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第16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理论基础第16-21页
     ·规模经济与门槛理论第16-17页
     ·区位理论第17-18页
     ·竞标地租理论第18-19页
     ·组织与自组织理论第19页
     ·扩张形态理论第19-20页
     ·扩张阶段理论第20-2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1-22页
3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现状分析第22-32页
   ·小城镇工业发展状况第22-26页
     ·小城镇工业发展的历程第22-24页
     ·小城镇工业的特点第24-26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状况第26-31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过程第26-28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特征第28-3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31-32页
4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机制第32-41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动力机制第32-38页
     ·土地供给推力第32-33页
     ·大中城市工业的扩散第33-34页
     ·农村工业化的推力第34页
     ·小城镇的吸引力第34-35页
     ·科学技术支持力第35页
     ·政策制度驱动力第35-38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阻力机制第38-40页
     ·政策制度阻力第38-39页
     ·城市的吸聚作用第39页
     ·门槛作用第39-40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0-41页
5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形态分析第41-50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形态因子第41-42页
     ·自然地理因子第41页
     ·交通因子第41-42页
     ·人为因子第42页
     ·聚集与分散因子第42页
     ·经济因子第42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基本形态第42-44页
     ·飞地式扩张第43页
     ·沿线式扩张第43页
     ·斑块式扩张第43-44页
     ·填充式扩张第44页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形态演化特征第44-49页
     ·分散→集中性第44-45页
     ·周期性第45页
     ·阶段性第45-46页
     ·边缘扩张性第46页
     ·交通主导性第46-48页
     ·城市触角式第48页
     ·乡村扇面式第48-49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49-50页
6 小城镇工业用地扩张的数量模型第50-64页
   ·理论假说与变量选取第50-52页
     ·城市因素第51页
     ·农村因素第51页
     ·小城镇因素第51页
     ·政策制度因素第51-52页
   ·研究对象概况第52-55页
     ·通城县工业用地扩张基本情况第52-54页
     ·仙桃市工业用地扩张基本情况第54-55页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55-62页
     ·模型设计第55-56页
     ·通城县工业用地扩张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56-58页
     ·仙桃市建制镇工业用地扩张模型的建立与分析第58-61页
     ·模型的比较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模型的局限性第62页
     ·模型的实证意义第62-6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63-64页
7 小城镇工业用地有序扩张的政策建议第64-68页
   ·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第64页
   ·科学配置小城镇的工业企业第64-65页
   ·完善我国的耕地保护政策第65-66页
   ·强化小城镇规划的作用第66-67页
   ·培育有序、有效的土地市场第67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波导近场光学显微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武汉市景观地域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