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锭电磁铸造中电磁场和液柱高度的数值模拟
1 前言 | 第1-18页 |
·引言 | 第8页 |
·材料的电磁场处理 | 第8-9页 |
·形状控制功能 | 第8-9页 |
·驱动功能 | 第9页 |
·抑制流动功能 | 第9页 |
·悬浮功能 | 第9页 |
·控制凝固组织 | 第9页 |
·电磁铸造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 第9-11页 |
·电磁铸造技术的基本理论 | 第11-13页 |
·磁场的Mexwell方程组 | 第11-12页 |
·时谐电磁波在导体中的衰减 | 第12页 |
·电磁体积力方 | 第12-13页 |
·电磁铸造技术的发展 | 第13-17页 |
·国外的发展 | 第13-14页 |
·国内的发展 | 第14页 |
·电磁铸造数值模拟的发展 | 第14-15页 |
·软接触电磁连铸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15-17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2 电磁场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18-26页 |
·电磁铸造中电磁场的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物理模型 | 第19页 |
·实际测量 | 第19-20页 |
·互感耦合模型 | 第20-26页 |
·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20页 |
·模型的假设条件 | 第20页 |
·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 第20-21页 |
·模型的数学推导 | 第21-23页 |
·磁感应强度及电磁压力的计算方法 | 第23-24页 |
·支撑一定高度的液柱所需要的电流的计算 | 第24-26页 |
3 电磁铸造中磁场和电流的计算 | 第26-47页 |
·矩阵方程组的解法 | 第26-27页 |
·复数方程组向实数方程组的转化 | 第26-27页 |
·病态方程组的解法 | 第27页 |
·无负载条件下电磁场的计算 | 第27-37页 |
·计算网格划分 | 第27-28页 |
·模型中各物理量的具体求法 | 第28-29页 |
·计算参数 | 第29页 |
·计算流程图 | 第29-30页 |
·计算结果 | 第30-37页 |
·加载条件下电磁场数值模拟 | 第37-47页 |
·加载时计算网格划分 | 第37-38页 |
·模型中各物理量的具体求法 | 第38-39页 |
·加载时计算参数表 | 第39页 |
·加载时计算流程图 | 第39-41页 |
·铝电磁铸造数值模拟 | 第41-45页 |
·电磁场和电磁压力的数值模拟 | 第41-44页 |
·液柱高度的数值模拟 | 第44-45页 |
·铝和钢电磁铸造数值模拟对比 | 第45-47页 |
4 电磁铸造电磁场的实验研究 | 第47-52页 |
·磁场和液柱高度的测量 | 第47-48页 |
·实验装置 | 第47页 |
·磁场的测量方法 | 第47-48页 |
·液柱高度的测量方法 | 第48页 |
·磁场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48-49页 |
·磁感应强度沿高度方向的分布 | 第48页 |
·磁感应强度的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48-49页 |
·液柱高度的测量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铝液柱高度的测量结果 | 第49-50页 |
·钢液柱高度的测量结果 | 第50-51页 |
·液柱高度的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51-52页 |
5 软接触结晶器内的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 | 第52-59页 |
·计算网格划分 | 第52页 |
·模型中各物理量的具体求法 | 第52-55页 |
·计算参数表 | 第55页 |
·计算流程图 | 第55-56页 |
·计算结果与讨论 | 第56-59页 |
·不开缝时的磁场分布 | 第56-57页 |
·开缝时的磁场分布 | 第57-59页 |
6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