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问走向对话--关于数学课堂问答的现场观察、分析与反思
第一章 课题背景 | 第1-12页 |
1 问题提出 | 第8-10页 |
2 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石 | 第12-15页 |
1 建构主义教学观 | 第12-14页 |
·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背景 | 第12页 |
·建构主义的基本内容 | 第12-13页 |
·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 | 第13-14页 |
·建构主义的主要教学模式 | 第14页 |
2 元认知理论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15-17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2 现场观察诊断程序 | 第15页 |
3 现场观察实施内容 | 第15-16页 |
4 观察技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四章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评价 | 第17-36页 |
1 对认知目标的分析与评价 | 第17-23页 |
·课堂教学总目标 | 第17页 |
·课堂教学阶段目标 | 第17-23页 |
2 对能力目标的分析与评价 | 第23-32页 |
·学习的能力 | 第23-29页 |
·合作的能力 | 第29-30页 |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 第30-32页 |
3 对情感目标的分析与评价 | 第32-36页 |
·生与生的交流 | 第32页 |
·师与生的沟通 | 第32-35页 |
·榜样学习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基本结论与思考 | 第36-41页 |
1 基本结论 | 第36-38页 |
·注重交流 | 第36-37页 |
·重视学生主动性 | 第37-38页 |
2 不足 | 第38页 |
3 思考 | 第38-41页 |
引注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一 | 第44-49页 |
附录二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