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粒度检测应用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2章 粒度检测系统组成 | 第13-18页 |
·检测系统的硬件组成 | 第13-14页 |
·检测系统的软件组成 | 第14-15页 |
·粒度显微图像处理及分析软件流程图 | 第15页 |
·定标 | 第15页 |
·样本处理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第3章 图像预处理 | 第18-22页 |
·原始图像分析 | 第18页 |
·图像滤波 | 第18-19页 |
·图像增强方法的确定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4章 图像分割 | 第22-29页 |
·图像分割的一般模型 | 第22页 |
·几种常见阈值分割方法 | 第22-26页 |
·几种常见阈值分割方法 | 第22-25页 |
·讨论 | 第25-26页 |
·基于梯度图像的动态阈值分割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5章 二值化图像的处理 | 第29-34页 |
·形态滤波 | 第29-30页 |
·种子填充 | 第30-32页 |
·凝聚体的去除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6章 粒度图像粘结颗粒分割方法研究 | 第34-43页 |
·数学形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算法 | 第34-39页 |
·二值形态学基本变换 | 第34-35页 |
·测地形态学理论 | 第35-38页 |
·算法实现 | 第38-39页 |
·粘结颗粒的分割方法 | 第39-42页 |
·分割方法之一 | 第39-40页 |
·分割方法之二 | 第40-41页 |
·讨论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7章 特征参数测定及结果分析 | 第43-55页 |
·加标记 | 第43-46页 |
·边界提取 | 第43-46页 |
·加标记(轮廓填充) | 第46页 |
·颗粒大小 | 第46-49页 |
·投影面积直径 | 第47-48页 |
·最长Feret直径和最短Feret直径 | 第48-49页 |
·颗粒形貌特征 | 第49-51页 |
·形状指数的表示 | 第50页 |
·颗粒形状与形状指数的关系 | 第50-51页 |
·颗粒识别与结果分析 | 第51-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