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1.1 热电学研究历史与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1.2 热电学基本概念 | 第10-16页 |
1.2.1 热电效应 | 第10-11页 |
1.2.2 热电器件 | 第11-14页 |
1.2.3 热电优值 | 第14-16页 |
1.3 热电学基本理论 | 第16-20页 |
1.3.1 热电参数的物理表达式 | 第16-17页 |
1.3.2 热电优值与材料微观参量间的关系 | 第17-19页 |
1.3.3 提高热电材料热电优值的途径 | 第19-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 第22-38页 |
2.1 新型热电材料研究进展 | 第22-29页 |
2.1.1 笼式化合物 | 第23-24页 |
2.1.2 Half-Heusler合金 | 第24-25页 |
2.1.3 β-Zn_4Sb_3 | 第25页 |
2.1.4 超晶格热电材料 | 第25-27页 |
2.1.5 功能梯度式热电材料 | 第27-28页 |
2.1.6 其它新型热电材料 | 第28-29页 |
2.2 Bi_2Te_3基热电材料简介及其研究现状 | 第29-31页 |
2.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8页 |
第三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38-48页 |
3.1 实验步骤 | 第38页 |
3.2 试样制备 | 第38-40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38-39页 |
3.2.2 真空熔炼 | 第39页 |
3.2.3 机械合金化 | 第39页 |
3.2.4 冷压粉末冶金 | 第39-40页 |
3.2.5 真空热压(HP) | 第40页 |
3.3 材料组织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3.4 热电性能测试 | 第41-47页 |
3.4.1 热电性能的测试原理 | 第41-43页 |
3.4.2 热电性能的测量装置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制备技术研究 | 第48-57页 |
4.1 真空熔炼 | 第48-50页 |
4.2 冷压粉末冶金 | 第50-51页 |
4.3 机械合金化 | 第51-54页 |
4.4 几种不同制备方法的比较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含稀土BI_2TE_3基热电材料的组织结构 | 第57-67页 |
5.1 稀土元素的加入对合金晶粒大小的影响 | 第57-61页 |
5.2 合金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 | 第61-64页 |
5.3 稀土元素的引入对合金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7页 |
第六章 含稀土BI_2TE_3基热电材料的电学性能 | 第67-73页 |
6.1 LaBi_4Te_6和SmBi_4Te_6的电导率 | 第67-68页 |
6.2 LaBi_4Te_6和SmBi_4Te_6的Seebeck系数 | 第68-71页 |
6.3 LaBi_4Te_6和SmBi_4Te_6的功率因子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