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第2章 高校勤工助学概述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15-21页 |
·高校勤工助学的含义 | 第15-16页 |
·高校勤工助学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现阶段高校勤工助学的新特点 | 第17-18页 |
·高校勤工助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18-21页 |
·价值导向功能 | 第18-19页 |
·素质拓展功能 | 第19页 |
·认识开发功能 | 第19页 |
·心理疏导功能 | 第19-21页 |
第3章 影响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 第21-31页 |
·高校勤工助学现状调查 | 第21-23页 |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1页 |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21-22页 |
·调查问卷的技术方法 | 第22页 |
·调查问卷的结构 | 第22-23页 |
·影响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 第23-31页 |
·高校对勤工助学认识不足 | 第23-24页 |
·高校对勤工助学指导不力 | 第24-27页 |
·学生对勤工助学认识不充分 | 第27-28页 |
·勤工助学形式单一 | 第28-31页 |
第4章 实现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基本策略 | 第31-44页 |
·确立高校勤工助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原则 | 第31-33页 |
·思想引导与经济帮扶相统一原则 | 第31页 |
·重点支持与普遍参与相统一原则 | 第31-32页 |
·实践锻炼与能力提升相统一原则 | 第32页 |
·思想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统一原则 | 第32-33页 |
·突出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 | 第33-35页 |
·自立自强教育 | 第33页 |
·艰苦奋斗教育 | 第33-34页 |
·心理健康教育 | 第34页 |
·感恩教育 | 第34-35页 |
·诚信教育 | 第35页 |
·创业教育 | 第35页 |
·完善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路径 | 第35-40页 |
·加强勤工助学工作队伍建设 | 第36-37页 |
·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 第37-38页 |
·大胆创新工作方法 | 第38-40页 |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 | 第40页 |
·构建高校勤工助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机制 | 第40-44页 |
·领导机制 | 第41页 |
·沟通接受机制 | 第41-42页 |
·有效参与机制 | 第42页 |
·教育评价机制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 第47-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