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

非政府组织与法治

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9页
导论第9-13页
 一、问题的由来第9页
 二、论文选题的原因第9-13页
第一章 非政府组织概述第13-28页
 第一节 市民社会理论与非政府组织研究的兴起第13-23页
  一、洛克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第13-15页
  二、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第15-17页
  三、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理论第17-19页
  四、柯亨与阿拉托的市民社会理论第19-21页
  五、全球市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第21-23页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理论第23-28页
  一、概念辨析第23-25页
  二、基本特征第25-28页
第二章 非政府组织的法治意义第28-42页
 第一节 非政府组织——法治的社会之维第28-30页
  一、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公共理性的形成第28-29页
  二、非政府组织与法治的公益价值取向第29-30页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与法治的新发展第30-33页
 第三节 非政府组织的法治功效第33-40页
  一、促进民主政治第33-36页
  二、整合社会秩序第36-38页
  三、培育公民精神第38-40页
 第四节 非政府组织对法治的弥补第40-42页
  一、构建互助关怀的“共同体”第40-41页
  二、消解理性的异化第41页
  三、命题的再次证成第41-42页
第三章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现实发展第42-58页
 第一节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类型第42-44页
  一、发展历史第42-43页
  二、基本类型第43-44页
 第二节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实效第44-48页
  一、民主政治第45页
  二、行业自律第45-46页
  三、冲突化解第46页
  四、公益慈善第46-47页
  五、生态环保第47-48页
 第三节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困境第48-58页
  一、困境表现第48-52页
  二、法律原因分析第52-58页
第四章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法治建构第58-74页
 第一节 立法理念的转变第59-60页
 第二节 立法原则的确立第60-62页
  一、培育第60-61页
  二、治理第61-62页
 第三节 法律制度的供给第62-74页
  一、健全法律体系第63页
  二、改革登记制度第63-65页
  三、重构国家管理体制第65-67页
  四、加强资金扶持制度第67-68页
  五、完善国家监督制度第68-70页
  六、构建社会监督制度第70-71页
  七、增进自身能力建设第71-74页
结语第74-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2-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医患纠纷法医学鉴定与医学鉴定程序之比较研究
下一篇:区域政府合作下的行政协议--以泛珠三角地区环境合作协议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