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定位和适用

论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页
第一章 电子证据概述第9-15页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概念第10-12页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特点第12-14页
  一、无形性第12-13页
  二、高科技性第13页
  三、复合性第13页
  四、客观真实性第13页
  五、易破坏性第13-14页
 第三节 电子证据与相近证据的比较第14-15页
第二章 电子证据的证据种类归属比较研究第15-34页
 第一节 证据种类概述第16-20页
  一、划分证据种类主要方式第16-18页
  二、我国有关电子证据的规定第18-20页
 第二节 电子证据种类归属国内学说比较与评价第20-34页
  一、视听资料说第20-23页
  二、书证说第23-24页
  三、物证说第24-25页
  四、鉴定结论说第25-26页
  五、混合证据说第26页
  六、独立证据说第26-27页
  七、比较与评价第27-34页
第三章 外国及地区电子证据归属学说比较研究第34-40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立法与司法第35-37页
  一、美国第35-36页
  二、加拿大第36-37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与司法第37-39页
  一、德国第38页
  二、法国第38-39页
 第三节 港台地区立法与司法第39页
 第四节 比较与评价第39-40页
第四章 我国电子证据种类定位立法思考第40-45页
 第一节 对我国现行相关立法的评析第40-42页
  一、三大诉讼法中对电子证据种类没有明确规定第40-41页
  二、司法解释与其它部门法对于电子证据种类的规定相互矛盾第41页
  三、地方法规对于电子证据种类的规定存在自相矛盾第41-42页
 第二节 国外有关做法的启示第42-43页
 第三节 对我国电子证据种类定位立法思考第43-45页
第五章 电子证据种类定位立法与司法适用若干问题研究第45-51页
 第一节 网络数据页面证据种类定位与适用第45-47页
 第二节 手机短信证据种类定位与适用第47-48页
 第三节 电子证据的审查和判断第48-51页
  一、审查判断电子证据的来源第49页
  二、审查判断电子证据的内容第49页
  三、审查判断电子证据与待证事实的联系第49-50页
  四、审查判断电子证据的收集是否合法第50页
  五、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审查判断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我国卧底侦查行为的制度建构
下一篇:完善我国逮捕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