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一、绪论 | 第8-16页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二) 农业资源配置的含义及相关理论 | 第9-13页 |
1、农业资源配置的含义 | 第9-10页 |
2、农业资源配置的层次性 | 第10-11页 |
3、评价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 | 第11-12页 |
4、资源配置过程与生产过程 | 第12-13页 |
(三) 关于资源配置效率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四)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二、新疆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 第16-24页 |
(一) 新疆农业资源的介绍 | 第16-18页 |
1、土地资源 | 第16页 |
2、水资源 | 第16-17页 |
3、气候资源 | 第17页 |
4、森林资源 | 第17页 |
5、草地资源 | 第17-18页 |
(二) 新疆农业经济特点和农业发展成效 | 第18-20页 |
1、新疆农业经济特点 | 第18-19页 |
2、新疆农业发展成效 | 第19-20页 |
(三) 新疆农业经济增长的障碍性因素 | 第20-24页 |
1、资金短缺和资金形成困难 | 第20-21页 |
2、结构调整困难重重 | 第21-23页 |
3、资源与市场的双重制约 | 第23页 |
4、制度创新不足 | 第23页 |
5、相对的区位劣势 | 第23-24页 |
三、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及相关理论 | 第24-33页 |
(一) 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 | 第24-29页 |
1、比值分析法 | 第24页 |
2、生产函数法 | 第24-25页 |
3、数据包络分析法 | 第25-26页 |
4、能量效率分析的评价方法 | 第26-27页 |
5、因子-能量评价模型 | 第27-28页 |
6、能值评价方法 | 第28-29页 |
(二) 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相关理论介绍 | 第29-33页 |
四、实证分析 | 第33-58页 |
(一) 新疆农林牧渔业发展变化的特点 | 第33-34页 |
1、新疆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的特点 | 第33页 |
2、农林牧渔业的产业结构布局 | 第33-34页 |
(二) 新疆农业要素的投入量及投入结构的变化 | 第34-38页 |
1、农业资源投入产出呈现出增张趋势 | 第34-35页 |
2、单位农业产值要素投入下降 | 第35-36页 |
3、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动 | 第36-38页 |
(三) 实证模型的选择 | 第38页 |
(四) 评价农业配置效率指标的选取 | 第38-42页 |
1、指标选择 | 第38-39页 |
2、指标选取说明 | 第39页 |
3、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4、投入与产出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0-42页 |
(五) 新疆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 | 第42-47页 |
1、综合效率的测算 | 第42-44页 |
2、综合效率测算结果的分析 | 第44-47页 |
(六) 新疆各县市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 | 第47-50页 |
1、技术效率的测算 | 第47-49页 |
2、技术效率测算结果的分析 | 第49-50页 |
(七) 新疆农业资源配置规模效率 | 第50-53页 |
1、规模效率的测算 | 第50-52页 |
2、规模效率测算结果的分析 | 第52-53页 |
(八) 新疆各县市农业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纵向比较 | 第53-56页 |
1、综合效率的测算 | 第53-55页 |
2、综合效率测算结果的纵向分析 | 第55-56页 |
(九) 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地区特征 | 第56-57页 |
(十) 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总结归纳 | 第57-58页 |
五、提高新疆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58-64页 |
(一) 保护现有耕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 第58-59页 |
1、开展农地整理,提高农地利用的经济效益 | 第58页 |
2、稳定并不断优化农用地的规模与结构 | 第58-59页 |
(二)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第59-60页 |
(三) 改变化肥的投入方式,建立农业系统的良性循环 | 第60-61页 |
(四)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 第61-62页 |
(五) 大力培育劳动力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62-63页 |
(六)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原始数据附录 | 第69-81页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