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教学与生态化写作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一、高中作文教学中进行生态化写作的必要性 | 第14-18页 |
(一) 教学过程中缺少精神滋养 | 第15-16页 |
(二) 写作主体上呈现出三种倾向 | 第16-18页 |
1. 审题立意趋向平庸 | 第16页 |
2. 大批量使用古人古事 | 第16-17页 |
3. 泛散文化 | 第17-18页 |
二、高中作文教学与生态化写作的本质及主要内容 | 第18-24页 |
(一) 高中作文教学与生态化写作的概念界定 | 第18页 |
(二) 高中作文教学与生态化写作的主要内容 | 第18-24页 |
1. 环境生态与生态化写作教学 | 第18-21页 |
2. 精神生态与生态化写作教学 | 第21-24页 |
三、高中作文教学与生态化写作的实施原则 | 第24-33页 |
(一)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 第24-26页 |
1. 引导学生感悟写作是精神诉求的需要 | 第25页 |
2. 引导学生体验写作是交流的需要 | 第25-26页 |
(二) 真实行文的原则 | 第26-30页 |
1. 感受生活的真实性,客观地反映生态特征的方式 | 第27-28页 |
2. 语言的真实性 | 第28-30页 |
(三) 突显创新的原则 | 第30-32页 |
(四) 动态平衡的原则 | 第32-33页 |
四、高中作文教学与生态化写作的实施策略 | 第33-47页 |
(一) 积极努力营造写作教学生态 | 第33-38页 |
1. 改善写作教学的生态空间环境 | 第34-35页 |
2. 营造积极的写作教学氛围 | 第35-36页 |
3. 适时改变学生的生态位 | 第36-37页 |
4. 构建“师生两忘”的教学生态系统 | 第37-38页 |
(二) 建立多样、平衡的评价策略 | 第38-41页 |
1. 动态化的评改过程 | 第38-39页 |
2. 多样性的评价方式 | 第39-40页 |
3.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 第40-41页 |
4. 平衡“放”与“收”的关系 | 第41页 |
(三) 引导学生诗意地栖居 | 第41-43页 |
(四) 采取多样化的作文练习形式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注释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论著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