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研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汽车行驶记录仪的研发背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技术发展与使用状况 | 第11-12页 |
| ·汽车行驶记录仪应用技术的发展 | 第12-13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2 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5-21页 |
| ·系统总体要求 | 第15-16页 |
| ·多功能汽车行驶记录仪总体简介 | 第15页 |
| ·性能要求 | 第15页 |
| ·功能要求 | 第15-16页 |
| ·系统总体方案概述 | 第16-17页 |
| ·嵌入式系统的选择 | 第17页 |
| ·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意义 | 第17页 |
| ·引入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17页 |
| ·各模块硬件方案的选择 | 第17-19页 |
| ·主处理器方案选择 | 第17页 |
| ·数据存储方案的选择 | 第17-18页 |
| ·信号采集方案选择 | 第18页 |
| ·数据显示方案的选择 | 第18页 |
| ·驾驶员身份验证的选择 | 第18-19页 |
| ·防盗功能的方案选择 | 第19页 |
| ·GSM监控方案的选择 | 第19页 |
| ·防撞方案的选择 | 第19页 |
| ·CAN总线接口设计 | 第19-20页 |
| ·最终系统方案的确定 | 第20-21页 |
| 3 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21-40页 |
| ·系统硬件的总体构成 | 第21-22页 |
| ·中心处理单元模块 | 第22-23页 |
| ·电源单元模块 | 第23-24页 |
| ·速度采集模块 | 第24-26页 |
| ·指纹识别信号处理单元 | 第26页 |
| ·GPS卫星定位信号处理单元 | 第26-27页 |
| ·液晶显示单元 | 第27-28页 |
| ·语音报警单元 | 第28-29页 |
| ·信号采集单元 | 第29-30页 |
| ·防撞模块 | 第30-33页 |
| ·防撞模块概述 | 第30页 |
| ·防撞模块硬件结构原理 | 第30页 |
| ·防撞模块硬件组成 | 第30-31页 |
| ·防撞模块硬件设计 | 第31-32页 |
| ·防撞模块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32-33页 |
| ·GSM远程监控模块 | 第33-40页 |
| ·GSM监控模块概述 | 第33页 |
| ·GSM监控模块硬件结构原理 | 第33页 |
| ·GSM监控模块硬件组成 | 第33-35页 |
| ·GSM监控模块硬件设计 | 第35-40页 |
| 4 系统软件的开发 | 第40-50页 |
| ·系统软件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40-41页 |
| ·定时中断程序的设计 | 第41-42页 |
| ·GPS数据采集处理任务 | 第42页 |
| ·GSM/GPRS数据发送的处理任务 | 第42-43页 |
| ·液晶显示通讯处理 | 第43-44页 |
| ·模拟量数据采集任务的处理 | 第44-45页 |
| ·防撞单元模块软件设计 | 第45-47页 |
| ·管理软件的设计 | 第47页 |
| ·CAN总线数据传输的协议设计 | 第47-50页 |
| ·CAN总线的数据结构 | 第47-48页 |
| ·验收滤波器的特点及功能 | 第48-50页 |
| 5 汽车行驶记录仪系统测试 | 第50-56页 |
| ·影响系统可靠性的各项因素 | 第50页 |
| ·系统可靠性的解决措施 | 第50-51页 |
| ·系统的测试方法 | 第51-54页 |
| ·整体测试 | 第54页 |
| ·测试中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54-56页 |
| 6 结论 | 第56-58页 |
| ·总结 | 第56页 |
| ·展望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 附录 | 第63-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