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本文所涉及的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本文框架结构 | 第14-15页 |
第2章 《达日罕汉蒙电子词典V1.0》的内容及完善 | 第15-30页 |
·《达日罕汉蒙电子词典V1.0》的现状分析 | 第15-25页 |
·《达日罕汉蒙电子词典V1.0》的结构和规模 | 第15-16页 |
·《达日罕汉蒙电子词典V1.0》的内容 | 第16-23页 |
·汉语词条的编纂 | 第16页 |
·现代汉语词语的语法功能分类 | 第16-21页 |
·具有代表性的词类体系及词类的代码 | 第21页 |
·译文的编纂 | 第21-22页 |
·属性宇段的描述 | 第22-23页 |
·《达日罕汉蒙电子词典V1.0》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收录的词条规格参差不齐 | 第23页 |
·属性字段信息不完整 | 第23-25页 |
·《达日罕汉蒙电子词典》的完善策略 | 第25-30页 |
·设置义项属性信息字段 | 第25-28页 |
·设置例句属性信息字段 | 第28页 |
·设置例句译文属性信息字段 | 第28-30页 |
第3章 汉蒙电子词典管理维护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43页 |
·开发管理维护工具的提出 | 第30页 |
·实现环境 | 第30-31页 |
·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3 | 第31页 |
·编程语言为Borl and Delphi2007 | 第31页 |
·开发管理维护工具的设计要求 | 第31-32页 |
·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 | 第32-41页 |
·查询模块 | 第35-36页 |
·查询模块流程设计 | 第35页 |
·查询模块运行界面 | 第35-36页 |
·添加模块 | 第36-38页 |
·添加模块流程设计 | 第36-37页 |
·添加模块运行界面 | 第37-38页 |
·修改模块 | 第38-40页 |
·修改模块流程设计 | 第38-39页 |
·修改模块运行界面 | 第39-40页 |
·删除模块 | 第40-41页 |
·删除模块流程设计 | 第40-41页 |
·删除模块运行界面 | 第41页 |
·其他功能 | 第41-42页 |
·管理维护工具的作用 | 第42-43页 |
第4章 《汉蒙高频词词典》的编纂 | 第43-58页 |
·词典编纂的资料累积 | 第43-50页 |
·选词来源 | 第43页 |
·建立汉语高频词的数据库 | 第43-44页 |
·对汉语高频词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 | 第44-50页 |
·借助词典维护工具编纂词典 | 第50-56页 |
·添加未登录词流程 | 第50-54页 |
·添加66条未登录词的属性信息 | 第51-52页 |
·添加18条未登录词属性信息 | 第52-54页 |
·多义词的完善 | 第54页 |
·修改已登录词 | 第54-56页 |
·删除属性信息重复的词语 | 第56页 |
·编纂成果 | 第56-57页 |
·词典管理维护工具对辅助词典编纂的益处 | 第57-58页 |
第5章 《达日罕汉蒙电子词典》用户界面的改进与调试 | 第58-66页 |
·《达日罕汉蒙电子词典V1.0》用户界面简介 | 第58-60页 |
·开发工具 | 第58页 |
·主要功能 | 第58-59页 |
·需要改进的地方 | 第59-60页 |
·《达日罕汉蒙电子词典》用户界面的改进与调试 | 第60-66页 |
·实现环境 | 第60页 |
·数据库选用Microsoft Access 2003 | 第60页 |
·词典界面制作环境 | 第60页 |
·用户界面 | 第60-63页 |
·主要模块的实现 | 第63-66页 |
·数据库 | 第63-64页 |
·查询模块 | 第64页 |
·显示模块 | 第64页 |
·《蒙古文编码转换软件》 | 第64-65页 |
·屏幕取词 | 第65-6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附录1 | 第69-73页 |
附录2 | 第73-75页 |
附录3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