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8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2.1 科技服务企业相关理论研究 | 第12-14页 |
2.1.1 科技服务业的内涵 | 第12-13页 |
2.1.2 科技服务企业特征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2.2 企业知识体系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7页 |
2.2.1 企业知识分类研究的理论溯源 | 第14-15页 |
2.2.2 企业知识体系的相关研究 | 第15页 |
2.2.3 知识体系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5-17页 |
3 案例企业扎根分析 | 第17-40页 |
3.1 研究设计 | 第17-20页 |
3.1.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3.1.2 案例选择 | 第18-19页 |
3.1.3 数据来源 | 第19-20页 |
3.2 案例企业素描 | 第20-25页 |
3.2.1 汇能科技:从项目式合作到一体化服务 | 第20-22页 |
3.2.2 华测检测:全面服务网络的拓展之路 | 第22-25页 |
3.3 扎根分析 | 第25-34页 |
3.3.1 开放性译码 | 第25-30页 |
3.3.2 主轴译码 | 第30-31页 |
3.3.3 选择性译码 | 第31-32页 |
3.3.4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2-34页 |
3.4 关键因素分析 | 第34-40页 |
3.4.1 知识协同能力 | 第34-36页 |
3.4.2 客户参与度 | 第36-37页 |
3.4.3 产业生态环境 | 第37-39页 |
3.4.4 知识存量 | 第39-40页 |
4 科技服务企业知识体系演化过程分析 | 第40-48页 |
4.1 科技服务企业知识体系构成 | 第40-42页 |
4.1.1 科技知识 | 第40-41页 |
4.1.2 产业知识 | 第41-42页 |
4.1.3 服务知识 | 第42页 |
4.2 科技服务企业知识体系的阶段性特征 | 第42-48页 |
4.2.1 市场立足阶段:基础性的知识体系 | 第43-44页 |
4.2.2 服务增强阶段:提升性的知识体系 | 第44-45页 |
4.2.3 “知识伙伴”阶段:综合性的知识体系 | 第45-48页 |
5 关键因素组态关系分析 | 第48-77页 |
5.1 研究设计 | 第48-53页 |
5.1.1 研究方法与假设 | 第48-50页 |
5.1.2 研究样本选择 | 第50-53页 |
5.2 数据测度及处理 | 第53-61页 |
5.2.1 各因素赋值标准 | 第53-57页 |
5.2.2 数据收集及处理 | 第57-61页 |
5.3 三个阶段组态分析 | 第61-71页 |
5.3.1 市场立足阶段的组态分析 | 第62-65页 |
5.3.2 服务增强阶段的组态分析 | 第65-68页 |
5.3.3 “知识伙伴”阶段的组态分析 | 第68-71页 |
5.4 研究发现 | 第71-77页 |
5.4.1 科技服务企业知识体系演化过程中关键影响因素组态特征 | 第72页 |
5.4.2 科技服务企业知识体系演化过程中关键因素演变规律 | 第72-75页 |
5.4.3 组态内多因素的作用机制 | 第75-77页 |
6 结论 | 第77-8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7-78页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