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山乳业财务任舞弊案例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5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5.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5.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5.3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2 财务舞弊基本概述 | 第18-23页 |
2.1 财务舞弊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1 财务舞弊的定义 | 第18页 |
2.1.2 财务舞弊的分类 | 第18-19页 |
2.1.3 财务舞弊的特征 | 第19页 |
2.2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 第19-22页 |
2.2.1 冰山理论 | 第19-20页 |
2.2.2 舞弊三角理论 | 第20页 |
2.2.3 GONE理论 | 第20-21页 |
2.2.4 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 第21-22页 |
2.3 财务舞弊造成的危害 | 第22-23页 |
2.3.1 对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的危害 | 第22页 |
2.3.2 对上市公司造成的危害 | 第22页 |
2.3.3 对证券市场造成的危害 | 第22页 |
2.3.4 对政府造成的危害 | 第22-23页 |
3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描述 | 第23-27页 |
3.1 辉山乳业简介 | 第23-25页 |
3.1.1 经营范围 | 第23页 |
3.1.2 主要股东情况 | 第23页 |
3.1.3 历年主要财务数据 | 第23-25页 |
3.1.4 行业背景及现状 | 第25页 |
3.2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事件回顾 | 第25-27页 |
3.2.1 事件爆发 | 第25-26页 |
3.2.2 事件最新进展 | 第26-27页 |
4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 第27-42页 |
4.1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 第27-29页 |
4.1.1 虚增利润 | 第27-29页 |
4.1.2 虚增资本性支出 | 第29页 |
4.1.3 管理层隐匿转移资产 | 第29页 |
4.1.4 不如实披露真实的经营情况 | 第29页 |
4.2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动因分析 | 第29-37页 |
4.2.1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的个别风险因子 | 第30-32页 |
4.2.2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的一般风险因子 | 第32-37页 |
4.3 辉山乳业财务舞弊造成的影响分析 | 第37-42页 |
4.3.1 对公司自身产生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2 对投资者产生的影响 | 第38-41页 |
4.3.3 对审计机构产生的影响 | 第41页 |
4.3.4 对证券市场产生的影响 | 第41页 |
4.3.5 对当地政府产生的影响 | 第41-42页 |
5 案例启示 | 第42-47页 |
5.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治理对策框架 | 第42页 |
5.2 关于控制道德因子的治理对策 | 第42-43页 |
5.2.1 提升公司管理层道德素养 | 第42-43页 |
5.2.2 增强公司管理层法律意识 | 第43页 |
5.3 关于控制动机因子的治理对策 | 第43-44页 |
5.3.1 注重农业企业融资问题 | 第43页 |
5.3.2 制定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 | 第43-44页 |
5.4 关于控制机会因子的治理对策 | 第44-45页 |
5.4.1 优化公司股权结构 | 第44页 |
5.4.2 完善董事会及监事会制度 | 第44页 |
5.4.3 强化内部控制 | 第44-45页 |
5.4.4 加大信息披露 | 第45页 |
5.5 关于控制曝光因子的治理对策 | 第45-46页 |
5.5.1 加强内部审计 | 第45页 |
5.5.2 加强外部审计 | 第45-46页 |
5.6 关于控制惩罚因子的治理对策 | 第46-47页 |
5.6.1 加大财务舞弊处罚力度 | 第46页 |
5.6.2 完善投资者索赔机制 | 第46-4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