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9页 |
| ·选题背景 | 第9-12页 |
| ·现实背景 | 第9页 |
| ·收入分配理论 | 第9-1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3-17页 |
| ·国外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动态综述 | 第13-15页 |
| ·国内城乡收入差距研究动态综述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衡量指标体系 | 第19-25页 |
| ·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关的概念 | 第19-20页 |
| ·居民收入 | 第19页 |
|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衡量指标 | 第19-20页 |
|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衡量指标 | 第20页 |
| ·收入分配差距 | 第20页 |
| ·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 | 第20-23页 |
| ·洛伦兹曲线 | 第20-21页 |
| ·基尼系数 | 第21-22页 |
| ·泰尔指数 | 第22页 |
| ·不良指数 | 第22页 |
| ·变异指标 | 第22页 |
| ·平均绝对收入差距与平均相对收入差距 | 第22-23页 |
| ·杨凌示范区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及收入差距指标选择 | 第23-25页 |
| ·杨凌示范区城乡居民收入指标 | 第23-24页 |
| ·杨凌示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标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杨凌城乡居民收入变化趋势的测算 | 第25-36页 |
| ·杨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趋势 | 第25-27页 |
| ·杨凌农民人均纯收入变化趋势 | 第25-26页 |
| ·杨凌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同期陕西省、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对比分析 | 第26-27页 |
| ·杨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趋势分析 | 第27-34页 |
| ·数据准备 | 第27-28页 |
| ·杨凌示范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趋势 | 第28-30页 |
| ·杨凌城乡收入差距与同期陕西省、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比分析 | 第30-34页 |
| ·杨凌示范区城乡居民绝对收入差距变化趋势预测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缩小杨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模型的构建 | 第36-49页 |
| ·模型准备 | 第36-37页 |
| ·假设模型1——城乡收入均增长 | 第37-42页 |
| ·模型1 假设 | 第37页 |
| ·模型1 分析 | 第37-38页 |
| ·建立模型 | 第38-42页 |
| ·假设模型2——只有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 第42-45页 |
| ·模型2 假设 | 第42页 |
| ·模型2 分析 | 第42-43页 |
| ·建立模型 | 第43-45页 |
| ·假设模型3——城乡居民收入反方向增长 | 第45-48页 |
| ·模型3 假设 | 第45页 |
| ·模型3 分析 | 第45页 |
| ·建立模型 | 第45-48页 |
| ·模型现实可行性分析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促进杨凌示范区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 第49-56页 |
| ·加速杨凌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 | 第49-52页 |
| ·农业产业化的含义 | 第49-50页 |
| ·适合杨凌发展的农业产业 | 第50页 |
| ·促进杨凌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模式与有效措施 | 第50-52页 |
| ·提高杨凌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实现农民增收 | 第52-56页 |
|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 | 第53页 |
| ·适合杨凌农村发展的非农产业 | 第53-54页 |
| ·发展杨凌非农产业的有效措施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