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3页 |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 ·选题目的 | 第12-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第20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 ·研究范围的基本界定 | 第20-21页 |
|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2-23页 |
| ·比较完整地构建了毛泽东农业思想体系 | 第22页 |
| ·对毛泽东农业思想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划分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毛泽东农业思想探源 | 第23-48页 |
| ·毛泽东农业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23-31页 |
| ·近代农业现实 | 第23-25页 |
| ·解决近代中国农业问题的诸种探索及其影响 | 第25-30页 |
| ·毛泽东的农业实践活动 | 第30-31页 |
| ·对马列主义农业经典论述的中国化 | 第31-39页 |
|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的经典论述 | 第31-34页 |
| ·列宁、斯大林的农业思想及其实践评价 | 第34-37页 |
| ·毛泽东对马列主义经典论述的具体化和中国化 | 第37-39页 |
|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 | 第39-45页 |
| ·毛泽东的传统文化修养 | 第39-40页 |
| ·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农业思想是毛泽东农业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 | 第40-43页 |
| ·毛泽东对中国传统农业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第43-45页 |
| ·对近代农业的早期认识 | 第45-48页 |
|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 第45页 |
| ·思想轨迹的转变 | 第45-46页 |
| ·对农业现实的早期认识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的农业思想 | 第48-66页 |
| ·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农业思想 | 第48-51页 |
|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 第49页 |
|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第49-50页 |
| ·成立农民协会、组建农民武装 | 第50-51页 |
| ·土地革命时期的毛泽东的农业思想 | 第51-56页 |
| ·落后的农业经济对革命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土地革命的思想 | 第52-55页 |
| ·根据地的农业经济思想 | 第55-56页 |
| ·抗日战争时期的毛泽东农业思想 | 第56-61页 |
| ·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思想 | 第57-59页 |
| ·大力发展边区农业 | 第59-61页 |
|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农业思想 | 第61-66页 |
| ·从减租减息到耕者有其田 | 第61-62页 |
|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 第62-63页 |
| ·因地、因时推进土地改革 | 第63-64页 |
| ·土地改革运动的意义 | 第64-66页 |
| 第四章 过渡时期的毛泽东农业思想 | 第66-75页 |
| ·加快土地改革,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 | 第66页 |
| ·农业改造思想 | 第66-71页 |
| ·农业改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 第67页 |
| ·农业合作的重要性 | 第67-68页 |
| ·农业合作化的步骤、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 | 第68-69页 |
| ·农业合作化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 第69-71页 |
| ·粮棉统购统销思想 | 第71-75页 |
| ·统购统销思想产生的背景 | 第71-72页 |
| ·统购统销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72-73页 |
| ·统购统销思想的评价 | 第73-75页 |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的农业思想 | 第75-82页 |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 第75-76页 |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第75页 |
| ·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关系 | 第75-76页 |
| ·狠抓粮食生产,确保社会稳定 | 第76页 |
| ·正确处理几组关系 | 第76页 |
| ·农业现代化思想 | 第76-78页 |
| ·农业现代的前提是农业合作化 | 第76-77页 |
|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 第77-78页 |
| ·科技兴农战略思想 | 第78页 |
| ·农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第78-82页 |
| ·运动发生的背景 | 第79页 |
| ·运动过程 | 第79-81页 |
| ·运动原因探析 | 第81-82页 |
| 第六章 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层次、特点以及历史评价 | 第82-91页 |
| ·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层次 | 第82-86页 |
| ·农业思想的哲理层次 | 第82-85页 |
| ·农业思想的战略层次 | 第85页 |
| ·农业思想的实践层次 | 第85-86页 |
| ·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特点 | 第86-88页 |
| ·体现了政策和策略的有机结合 | 第86-87页 |
| ·蕴涵着浓郁的传统色彩和民族特色 | 第87页 |
| ·闪烁着独特的个人思维特点 | 第87-88页 |
| ·毛泽东农业思想历史地位的评价 | 第88-91页 |
| ·毛泽东农业思想历史意义 | 第88-89页 |
| ·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作者简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