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百合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目录 | 第10页 |
1 引言 | 第10-24页 |
·我国的百合资源 | 第10-12页 |
·中国百合种质资源特点 | 第10-11页 |
·中国百合种质资源的利用情况 | 第11-12页 |
·百合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常规育种 | 第12-13页 |
·分子育种 | 第13-14页 |
·诱变育种 | 第14页 |
·倍性育种 | 第14-15页 |
·多倍体育种概述 | 第15-21页 |
·多倍体的分类 | 第15页 |
·多倍体诱导的方法 | 第15-16页 |
·化学诱变的方法 | 第16-17页 |
·多倍体的鉴定 | 第17页 |
·有性多倍体的诱导 | 第17-18页 |
·多倍体在育种中的作用 | 第18-21页 |
·百合多倍体育种进展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2 百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24-5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30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30页 |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50页 |
·不同灭菌剂方式对百合鳞茎灭菌效果的影响 | 第30-35页 |
·百合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5-50页 |
·讨论 | 第50-51页 |
·基因型差异对离体快繁体系建立的影响 | 第50-51页 |
·野生百合资源离体快繁体系建立的意义 | 第51页 |
·小结 | 第51-54页 |
3 百合多倍体新种质的诱导及鉴定 | 第54-78页 |
·试验材料 | 第54页 |
·试验方法 | 第54-57页 |
·多倍体的诱导 | 第55页 |
·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 第55-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74页 |
·秋水仙素对百合多倍体诱导的影响 | 第57-63页 |
·Oryzalin对百合多倍体诱导的影响 | 第63-67页 |
·多倍体的鉴定 | 第67-74页 |
·讨论 | 第74-77页 |
·百合加倍诱变剂的选择 | 第74-75页 |
·多倍体的诱导方法 | 第75-76页 |
·多倍体的鉴定方法 | 第76页 |
·嵌合体的分离 | 第76-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4 结论 | 第78-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92页 |
导师简介 | 第92-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