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序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电气化铁路大用户直购电试点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迅速 | 第11-12页 |
·电铁电价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论文的逻辑结构 | 第14-16页 |
2 大用户直购电概述 | 第16-24页 |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大用户 | 第16页 |
·大用户直购电 | 第16-17页 |
·大用户直购电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交易费用理论——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 | 第17-19页 |
·有限竞争理论——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 第19-20页 |
·大用户直购电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3 国内外大用户直购电执行情况 | 第24-38页 |
·国外发展现状 | 第24-30页 |
·英国 | 第24-25页 |
·日本 | 第25页 |
·法国 | 第25-26页 |
·其他国家和地区 | 第26-27页 |
·经验总结 | 第27-30页 |
·对我国电气化铁路大用户直购电的启示 | 第30页 |
·国内试点现状 | 第30-38页 |
·政策依据 | 第30-31页 |
·发展历史 | 第31-32页 |
·试点实施情况 | 第32-37页 |
·国内运行情况总结及启示 | 第37-38页 |
4 电铁电价的历史沿革和未来趋势 | 第38-40页 |
·1993年以前——“非普工业类单一制电价” | 第38页 |
·1993年以后——大工业类两部制电价为基础的电铁电价 | 第38页 |
·发展趋势——大用户直购电 | 第38-40页 |
5 电气化铁路大用户直购电试点输配电价的制定 | 第40-55页 |
·输配电费的构成 | 第40-41页 |
·定价原则 | 第41-42页 |
·两部制电价 | 第42-45页 |
·定价原理 | 第42-43页 |
·具体算法 | 第43-45页 |
·联动电价 | 第45-53页 |
·定价原理 | 第45-46页 |
·具体算法 | 第46-47页 |
·联动电价模型应用实例——大秦铁路 | 第47-53页 |
·两种定价方式的比较 | 第53-55页 |
·联动电价模型分析 | 第53-54页 |
·两部制电价模型分析 | 第54-55页 |
6 电气化铁路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的关键问题 | 第55-59页 |
·输电模式 | 第55页 |
·交易机制 | 第55-56页 |
·合同签订 | 第56-59页 |
7 电气化铁路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的实施设想 | 第59-61页 |
·试点初期(阶段1) | 第59-60页 |
·试点中期(阶段2) | 第60-61页 |
·远期展望 | 第61页 |
8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A | 第66-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