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大规模侵权行为概述 | 第9-16页 |
第一节 大规模侵权的概念、特征 | 第10-12页 |
一、大规模侵权的概念 | 第10页 |
二、大规模侵权的特征 | 第10-12页 |
第二节 大规模侵权产生的原因 | 第12-14页 |
一、生产销售的大规模化 | 第12-13页 |
二、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素 | 第13页 |
三、科技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 | 第13-14页 |
第三节 我国应对大规模侵权行为的困境 | 第14-16页 |
一、大规模侵权受害人的复杂性,诉讼主体确定难 | 第14页 |
二、受害者人数众多,适用诉讼程序难 | 第14-15页 |
三、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认定难 | 第15页 |
四、损害后果的严重性,受害人获得救济难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西方主要国家关于大规模侵权的立法和司法介绍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实体法方面的介绍 | 第16-20页 |
一、惩罚性赔偿损害赔偿制度 | 第16-17页 |
二、市场份额责任理论 | 第17-19页 |
三、责任保险制度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程序法方面的介绍 | 第20-23页 |
一、群体诉讼制度 | 第20-21页 |
二、公益诉讼制度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我国大规模侵权救济的实践和分析 | 第23-28页 |
第一节 现阶段受害人权利救济的做法 | 第23-24页 |
一、政府出面“买单” | 第23页 |
二、司法介入受阻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大规模受害人权利救济的意义 | 第24-26页 |
第三节 我国在受害人权利救济方面存在的缺陷 | 第26-28页 |
第四章 构建我国大规模侵权受害人救济制度 | 第28-41页 |
第一节 我国应对侵权的立法与实践 | 第28-30页 |
一、产品侵权的立法与实践 | 第28-29页 |
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立法与实践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实体法的初步设想 | 第30-35页 |
一、侵权责任法引入惩罚性赔偿理论 | 第30-32页 |
二、侵权责任法引入市场份额责任理论 | 第32-33页 |
三、扩大责任保险制度的适用范围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程序法的初步设想 | 第35-41页 |
一、设立群体诉讼制度保障受害人权利 | 第35-38页 |
二、设立公益诉讼制度保障受害人权利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