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死亡赔偿金概述 | 第9-17页 |
(一) 死亡赔偿金的基本性质 | 第9-12页 |
(二) 死亡赔偿金的赔偿范围 | 第12-15页 |
(三) 我国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相关立法的流变 | 第15-17页 |
二、我国现行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相关问题探讨 | 第17-26页 |
(一) 现行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21页 |
1、标准适用缺乏具有统一效力的法律规定 | 第18-19页 |
2、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判断标准不明 | 第19-20页 |
3、适用“城镇居民”标准的连接点规定不清 | 第20-21页 |
(二) 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相关学说及启示 | 第21-23页 |
(三) 现行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弊端探究 | 第23-26页 |
三、分类确立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设想 | 第26-36页 |
(一) 确立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原则 | 第26-28页 |
1、平等原则 | 第26页 |
2、全部赔偿原则 | 第26-27页 |
3、衡平原则 | 第27-28页 |
(二) 分类确立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思路 | 第28页 |
(三) 分类确立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的具体方法 | 第28-32页 |
1、按实际收入计算的基础标准 | 第30-31页 |
2、以特定群体的固定标准为补充 | 第31页 |
3、设置最低和最高赔偿限额 | 第31-32页 |
(四) 死亡赔偿金标准适用中虚假举证的避免 | 第32-36页 |
1、固定证据形式,加强证据审查 | 第33页 |
2、强化法院依职权取证职能 | 第33-34页 |
3、加大对虚假举证的惩处力度 | 第34-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