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15页 |
·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6-17页 |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17页 |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27页 |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制度及各国法规 | 第19-23页 |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体系 | 第19-20页 |
·代表性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法规 | 第20-22页 |
·我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法规及特点 | 第22-23页 |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23-27页 |
·国外学者对植物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23-24页 |
·国内学者对植物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状况及运行机制 | 第27-43页 |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重要意义 | 第27-29页 |
·激发并提高育种者的积极性 | 第27页 |
·促进科研成果向商业应用的转化 | 第27-28页 |
·加快种子产业的市场化 | 第28页 |
·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 | 第28页 |
·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 第28-29页 |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状况及结构分析 | 第29-39页 |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状况 | 第29-32页 |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层面结构分析 | 第32-36页 |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结构分析 | 第36-39页 |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运行状况 | 第39-41页 |
·申请和审批流程 | 第39-40页 |
·组织结构 | 第40-41页 |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申请总量和授权量偏小且逐年下降 | 第41页 |
·申请量的构成不合理 | 第41-42页 |
·对制度缺乏了解,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 第42页 |
·申请程序复杂且申请时间长 | 第42页 |
·法律制度不建全,致使品种权人维权困难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对品种权人的效应分析 | 第43-49页 |
·对品种权主体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43-46页 |
·模型的建立和假设提出 | 第43-44页 |
·数据来源及整理与指标选择 | 第44页 |
·数据分析结果及解释 | 第44-46页 |
·对品种权人育种成本及收益的分析 | 第46-49页 |
·品种权人的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6-47页 |
·品种权人收益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47-49页 |
第五章 品种权不同方式行使的效应分析 | 第49-56页 |
·品种权转让 | 第49-50页 |
·品种权转让的含义及特点 | 第49页 |
·品种权转让的影响因素 | 第49-50页 |
·品种权转让对品种权人的效应 | 第50页 |
·自主实施 | 第50-52页 |
·品种权自主实施的含义 | 第50-51页 |
·品种权自主实施的影响因素 | 第51页 |
·品种权自主实施对品种权人的效应 | 第51-52页 |
·许可实施 | 第52-54页 |
·品种权许可实施的含义 | 第52-53页 |
·许可实施的影响因素 | 第53页 |
·品种权许可实施对品种权人的效应 | 第53-54页 |
·品种权三种实施方式的比较分析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影响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因素分析 | 第56-65页 |
·影响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因素分析 | 第56-62页 |
·育种者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了解程度 | 第56-57页 |
·育种者采取的申请方式 | 第57-59页 |
·对申请和审查时间、费用的认知 | 第59页 |
·品种权实施途径的选择和对保护力度的信心 | 第59-60页 |
·申请权撤回和品种权终止的各种情况 | 第60-62页 |
·我国与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情况比较 | 第62-63页 |
·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申请与授权情况比较 | 第62-63页 |
·与主要国家和地区品种权终止情况比较 | 第63页 |
·影响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因素评价 | 第63-65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65-70页 |
·主要结论 | 第65-67页 |
·关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现状 | 第65页 |
·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品种权人的效应 | 第65-66页 |
·关于品种权实施方式的效应 | 第66页 |
·关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66-67页 |
·政策建议 | 第67-69页 |
·加大制度宣传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第67页 |
·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代理机构和相关中介组织 | 第67页 |
·加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协调与配合 | 第67-68页 |
·简化申请程序,缩短授权时间 | 第68页 |
·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产权交易市场 | 第68页 |
·加大育种创新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 | 第68-69页 |
·尚待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附录 | 第75-85页 |
附录1:调查问卷1 | 第75-77页 |
附件2:品种权实施的相关规定 | 第77-82页 |
附件3:调研问卷2 | 第82-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