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19页
   ·选题背景第14-15页
   ·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第15页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5-16页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数据来源第16-17页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第17页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17-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9-27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制度及各国法规第19-23页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制度体系第19-20页
     ·代表性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法规第20-22页
     ·我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法规及特点第22-23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第23-27页
     ·国外学者对植物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23-24页
     ·国内学者对植物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24-27页
第三章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状况及运行机制第27-43页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重要意义第27-29页
     ·激发并提高育种者的积极性第27页
     ·促进科研成果向商业应用的转化第27-28页
     ·加快种子产业的市场化第28页
     ·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第28页
     ·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第28-29页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实施状况及结构分析第29-39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状况第29-32页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层面结构分析第32-36页
     ·林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现状及结构分析第36-39页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运行状况第39-41页
     ·申请和审批流程第39-40页
     ·组织结构第40-41页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申请总量和授权量偏小且逐年下降第41页
     ·申请量的构成不合理第41-42页
     ·对制度缺乏了解,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第42页
     ·申请程序复杂且申请时间长第42页
     ·法律制度不建全,致使品种权人维权困难第42-43页
第四章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对品种权人的效应分析第43-49页
   ·对品种权主体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第43-46页
     ·模型的建立和假设提出第43-44页
     ·数据来源及整理与指标选择第44页
     ·数据分析结果及解释第44-46页
   ·对品种权人育种成本及收益的分析第46-49页
     ·品种权人的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6-47页
     ·品种权人收益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第47-49页
第五章 品种权不同方式行使的效应分析第49-56页
   ·品种权转让第49-50页
     ·品种权转让的含义及特点第49页
     ·品种权转让的影响因素第49-50页
     ·品种权转让对品种权人的效应第50页
   ·自主实施第50-52页
     ·品种权自主实施的含义第50-51页
     ·品种权自主实施的影响因素第51页
     ·品种权自主实施对品种权人的效应第51-52页
   ·许可实施第52-54页
     ·品种权许可实施的含义第52-53页
     ·许可实施的影响因素第53页
     ·品种权许可实施对品种权人的效应第53-54页
   ·品种权三种实施方式的比较分析第54-56页
第六章 影响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因素分析第56-65页
   ·影响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因素分析第56-62页
     ·育种者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了解程度第56-57页
     ·育种者采取的申请方式第57-59页
     ·对申请和审查时间、费用的认知第59页
     ·品种权实施途径的选择和对保护力度的信心第59-60页
     ·申请权撤回和品种权终止的各种情况第60-62页
   ·我国与国外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情况比较第62-63页
     ·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申请与授权情况比较第62-63页
     ·与主要国家和地区品种权终止情况比较第63页
   ·影响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因素评价第63-65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第65-70页
   ·主要结论第65-67页
     ·关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现状第65页
     ·关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品种权人的效应第65-66页
     ·关于品种权实施方式的效应第66页
     ·关于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效应的影响因素第66-67页
   ·政策建议第67-69页
     ·加大制度宣传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第67页
     ·发展植物新品种保护代理机构和相关中介组织第67页
     ·加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协调与配合第67-68页
     ·简化申请程序,缩短授权时间第68页
     ·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产权交易市场第68页
     ·加大育种创新的政策支持与经费投入第68-69页
   ·尚待解决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附录第75-85页
 附录1:调查问卷1第75-77页
 附件2:品种权实施的相关规定第77-82页
 附件3:调研问卷2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作者简历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呼伦贝尔温带草地FPAR/LAI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