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立法过程中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13-15页
第二章 立法的本质第15-25页
   ·立法的主体需要第15-20页
     ·立法是为了满足社会主体的需要第15-16页
     ·立法主体的利益矛盾与利益冲突第16-20页
   ·立法的客观功能第20-25页
     ·立法的实质第20-21页
     ·立法的作用第21-25页
第三章 中外立法模式研究第25-34页
   ·国外立法模式第25-27页
     ·以议会或国会为主要立法主体第25-26页
     ·三权分立模式下的立法权限划分第26页
     ·以议会、普通法院、专门机构监督为典型代表的监督制度第26-27页
     ·公众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第27页
   ·国内立法模式第27-31页
     ·我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27-29页
     ·两级多层次统一的立法主体和权限第29-30页
     ·立法监督制度第30页
     ·公民参与立法的途径第30-31页
   ·我国立法模式存在的几个问题第31-34页
     ·立法权限方面的问题第31-32页
     ·立法监督方面的问题第32页
     ·公民参与立法方面的问题第32-34页
第四章 立法过程中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之建构第34-44页
   ·改善利益表达的各种环境第35-37页
     ·确保利益主体平等的经济地位第35-36页
     ·加强对公民的法制宣传和教育第36页
     ·提高利益主体的表达意识和素质第36-37页
   ·确立科学立法的原则第37-39页
     ·坚持科学的立法方法第37-38页
     ·消除立法万能的观念第38-39页
     ·立法中注重实质公平第39页
   ·建构完善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第39-44页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39-41页
     ·完善政治协商制度第41页
     ·完善信访制度第41-42页
     ·完善听证制度第42-43页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第43-44页
结束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作品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志烈秋霜,心贞昆玉--刘淑《个山集》研究
下一篇:江西省丰城市新农村建设模式及其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