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1 环孢子虫的病原学 | 第8-11页 |
2 环孢子虫的生活史 | 第11-12页 |
3 流行病学 | 第12-13页 |
4 传播途径 | 第13-14页 |
5 诊断与检测 | 第14-18页 |
6 防治措施 | 第18页 |
7 展望 | 第18-20页 |
第二部分 河南省开封地区部分病人肠道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 | 第20-26页 |
1 引言 | 第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23-26页 |
第三部分 河南省开封郑州两地区环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 第26-32页 |
1 引言 | 第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2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0-32页 |
第四部分 环孢子虫18S基因和ITS-1基因的PCR扩增 | 第32-38页 |
1 引言 | 第3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2-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6-38页 |
第五部分 基于18Sr RNA基因和ITS-1基因的环孢子虫种系发育关系研究 | 第38-51页 |
1 引言 | 第3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48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英文摘要 | 第56-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