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引言 | 第9页 |
1 弓形虫简介 | 第9-14页 |
·弓形虫形态及其生活史 | 第9-12页 |
·病原形态 | 第9-11页 |
·弓形虫的生活史 | 第11-12页 |
·临床症状 | 第12-13页 |
·病理变化 | 第13页 |
·流行情况 | 第13-14页 |
·弓形虫的治疗 | 第14页 |
2 弓形虫病分子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DNA探针技术) | 第14-15页 |
·聚合酶链反应(PCR) | 第15-18页 |
·弓形虫的特异性遗传标记 | 第15-16页 |
·诊断弓形虫的PCR类型 | 第16-18页 |
·弓形虫单克隆抗体 | 第18-19页 |
·基因芯片技术 | 第19-20页 |
3 弓形虫速殖子体外培养研究 | 第20-21页 |
·弓形虫体外培养模型 | 第20页 |
·速殖子的纯化 | 第20-21页 |
4 弓形虫基因型分类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弓形虫的PCR-RFLP基因分型方法 | 第21-23页 |
·弓形虫的微卫星基因分型方法 | 第23-25页 |
第一部分 河南省部分地区猪弓形虫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第25-33页 |
引言 | 第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样品采集和来源 | 第25页 |
·试剂 | 第25页 |
·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引物合成 | 第26页 |
·组织病料中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6页 |
·B1基因的扩增 | 第26-27页 |
·反应程序 | 第27页 |
·姬姆萨染色方法 | 第27-28页 |
·姬姆萨溶液配制 | 第27页 |
·姬姆萨方法操作 | 第27-28页 |
2 结果 | 第28-32页 |
·组织病料中T.gondii感染情况 | 第28页 |
·阳性猪场的临床资料 | 第28-31页 |
·发病情况 | 第28页 |
·临床症状 | 第28-29页 |
·主要剖检变化 | 第29-31页 |
·姬姆萨染色结果 | 第31-32页 |
3 讨论 | 第32-33页 |
·弓形虫病的严重危害 | 第32页 |
·弓形虫病与环境的关系及预防措施 | 第32-33页 |
第二部分 MDCK细胞培养弓形虫RH株速殖子的实验研究 | 第33-39页 |
引言 | 第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材料 | 第33页 |
·弓形虫速殖子的收集 | 第33页 |
·弓形虫速殖子的纯化与计数 | 第33-34页 |
·MDCK细胞的培养和传代 | 第34页 |
·弓形虫的感染 | 第34页 |
·弓形虫细胞培养液传代小鼠试验 | 第34页 |
·弓形虫细胞培养液传代细胞培养 | 第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弓形虫侵入MDCK细胞的观察 | 第34-36页 |
·弓形虫致病力的检测 | 第36页 |
·弓形虫虫体形态及数量的变化 | 第36-37页 |
3 讨论 | 第37-39页 |
·弓形虫速殖子体外培养结果分析 | 第37页 |
·选择MDCK和BHK21细胞的原因 | 第37页 |
·弓形虫三种保种方法的比较 | 第37-39页 |
第三部分 河南猪弓形虫分离株基因型研究 | 第39-56页 |
引言 | 第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3页 |
·试验材料 | 第39-40页 |
·弓形虫虫株 | 第39-40页 |
·主要仪器设备与试剂 | 第40页 |
·微卫星引物的合成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2页 |
·弓形虫RH株速殖子的纯化 | 第40页 |
·弓形虫RH株速殖子DNA的提取及阳性病料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0页 |
·PCR扩增 | 第40-41页 |
·多重PCR扩增 | 第41-42页 |
·单一微卫星PCR产物的测序 | 第42页 |
·种系发育分析 | 第42-43页 |
2 结果 | 第43-54页 |
·PCR产物的检测 | 第43-44页 |
·微卫星TUB2PCR产物的检测 | 第43页 |
·多重PCR产物的检测 | 第43-44页 |
·序列分析和基因型鉴定 | 第44-49页 |
·TUB2增结果 | 第44-45页 |
·W35扩增结果 | 第45-46页 |
·TgM-A扩增结果 | 第46-47页 |
·B18扩增结果 | 第47-48页 |
·B17扩增结果 | 第48-49页 |
·基因型分析 | 第49-54页 |
·微卫星重复序列分析 | 第49-51页 |
·弓形虫五个微卫星位点的种系发育分析 | 第51-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选择多重PCR方法的原因及该方法的局限性 | 第54页 |
·六个阳性弓形虫虫株的基因型鉴定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英文摘要 | 第63-65页 |
个人简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