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校长选拔培养机制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绪论第10-17页
 一、问题提出第10页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目的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相关研究综述第11-16页
  (一) 国外中小学校长选拔与培训研究综述第11-14页
  (二) 对内中小学校长选拔与培训研究综述第14-16页
 四、相关概念界定第16页
  (一) 专业发展第16页
  (二) 机制第16页
 五、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一章 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基本理论第17-23页
 一、专业发展的内涵第17页
 二、专业发展的实质第17-20页
  (一) 校长的成长发展第17-18页
  (二) 校长的选拔培养要遵循校长成长的规律第18-20页
 三、校长的选拔培养与专业发展的关系第20-23页
  (一) 人本视野下的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第20-21页
  (二) 校长选拔培养与校长专业发展第21-23页
第二章 中小学校长的选拔机制第23-27页
 一、选拔校长的途径渠道第23页
  (一) 选拔标准和方式的多样第23页
  (二) 选拔中重视候选者的德行第23页
  (三) 选拔中重视应聘者的工作经验和资历第23页
 二、校长的任用制度第23-25页
 三、我国中小学校长选拔存在的缺陷第25-27页
  (一) 校长资格认定不严格第25页
  (二) 校长选拔的标准不完善、不具体第25页
  (三) 校长选拔的监督机制不完备第25页
  (四) 各方面参与程度不够第25页
  (五) 招聘范围过于狭隘第25-26页
  (六) 选拔过程过于静态化第26页
  (七) 选拔过于重视经验和资历第26-27页
第三章 中小学校长的培养机制第27-39页
 一、现行培养机制第27-31页
  (一)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历史及目标第27-29页
  (二) 中小学校长培训需求第29-30页
  (三) 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内容第30-31页
 二、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依据与原则第31-35页
  (一)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理论依据第32-33页
  (二)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政策依据第33页
  (三)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原则第33-35页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培养机制第35-39页
  (一)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现状第35-36页
  (二) 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模式第36-37页
  (三) 如何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第37-39页
第四章 国外中小学校长选拔与培养的经验及启示第39-44页
 一、美国中小学校长的选拔、培训与启示第39页
  (一) 推行校长资格证书和公开招聘制度第39页
  (二) 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工作第39页
 二、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概况第39-41页
  (一) 英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内容第40页
  (二) 培训方法和培训形式第40页
  (三) 培训网络和师资保障第40-41页
 三、加拿大中小学校长选拔培训特点第41-43页
  (一) 中小学校长培训立法化第41页
  (二) 中小学校长培训对个体具有针对性第41页
  (三) 培训方式具有多样性第41-42页
  (四) 中小学校长评估制度化第42页
  (五) 培训师资与培训机构第42-43页
 四、国外中小学校长培养的实际进展状况共性第43-44页
第五章 我国中小学校长选拔与培养的有效策略研究第44-55页
 一、从中小学校长的选拔角度出发第44-46页
  (一) 实施聘任制,竞争上岗第44页
  (二) 实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证书制度第44-45页
  (三) 建立一个严格的标准化的校长选拔程序第45-46页
 二、从中小学校长的培养角度出发第46-55页
  (一) 加快培训法制建设,确保培训健康发展第46-49页
  (二) 遵循校长成长规律,细化培训目标内容第49-50页
  (三) 应改革发展需要,科学设计培训课程第50-51页
  (四) 创新培训方案设计,灵活选择培训方式第51-53页
  (五) 加强培训效果评价,促使培训良性循环第53-55页
结论第55-56页
注释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
下一篇: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