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问题 | 第9页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9-12页 |
(一) 国内研究者对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 国内部分实验室硬件的建设 | 第10-11页 |
(三) 国内实验室软件建设 | 第11页 |
(四) 国外实验室建设管理情况 | 第11-12页 |
四、研究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一) 教育管理学 | 第12-13页 |
(二) 统计学 | 第13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 文献法 | 第13-14页 |
(二) 调研访谈法 | 第14页 |
(三) 数据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5-20页 |
一、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 | 第16-17页 |
(一) 先行性 | 第16页 |
(二) 保障性 | 第16-17页 |
(三) 先进性 | 第17页 |
二、实验室管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一) 咨询服务性 | 第17-18页 |
(二) 先期保证性 | 第18页 |
(三) 保障运行性 | 第18页 |
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对提高办学效益的作用 | 第18-19页 |
(一) 严格把关,当家理财 | 第18-19页 |
(二) 精心采购,提高投入效益 | 第19页 |
(三) 节约人力和物力 | 第19页 |
(四) 充分发挥在用物资使用效率 | 第19页 |
(五) 调剂物资,做到物尽其用 | 第19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 第20-28页 |
一、实验室硬件建设情况 | 第20-22页 |
(一) 实验室的数量与面积 | 第20-21页 |
(二)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二、实验室软件建设情况 | 第22-27页 |
(一) 高等学校实验室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情况 | 第22-23页 |
(二) 实验室承担任务情况 | 第23页 |
(三) 实验室教学情况 | 第23-24页 |
(四) 实验成果获奖情况 | 第24页 |
(五) 实验室人员情况 | 第24-26页 |
(六) 实验室经费情况 | 第26-27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黑龙江省高等院校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5页 |
一、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一) 实验室建设的陈旧落后,满足不了现今教育发展的需要 | 第28页 |
(二) 实验室构建不合理 | 第28-29页 |
(三) 实验室用房利用不合理 | 第29页 |
(四) 教学科研仪器整体装备不均衡 | 第29页 |
二、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一) 当前我省实验室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0页 |
(二) 我省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30-31页 |
三、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 | 第31-32页 |
四、实验室规划管理方面的问题 | 第32页 |
五、实验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 | 第32-33页 |
六、实验室经费投入不合理,投资效益欠佳 | 第33-34页 |
七、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完善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 第35-44页 |
一、实验室硬件建设的新思路 | 第35-36页 |
(一) 综合性建设 | 第35页 |
(二) 联合性建设 | 第35-36页 |
二、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及管理机构 | 第36-38页 |
(一) 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 | 第36-37页 |
(二) 完善实验室管理机构 | 第37-38页 |
三、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实验教学管理 | 第38-39页 |
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验队伍建设 | 第39-40页 |
五、完善实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 第40-42页 |
(一) 创建综合实验中心信息网,扩大服务范围 | 第41页 |
(二) 实验室信息的资源共享 | 第41页 |
(三) 实验室的综合信息化管理 | 第41-42页 |
六、完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 第42-43页 |
七、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注释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