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言 | 第9-18页 |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 第9-1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2章 连锁经营战略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18-28页 |
·现代商业连锁经营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 第18-23页 |
·连锁经营实质与特征 | 第18-19页 |
·连锁经营的形式 | 第19-20页 |
·主要的零售业态 | 第20-23页 |
·经营环境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企业宏观环境分析方法 | 第23页 |
·行业环境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企业微观环境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战略管理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竞争战略理论 | 第26-27页 |
·资源竞争理论 | 第27页 |
·战略控制理论 | 第27-28页 |
第3章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环境分析 | 第28-56页 |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概况 | 第28-31页 |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第28-29页 |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概况 | 第29-31页 |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 第31-40页 |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第31-33页 |
·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 第33-40页 |
·技术环境分析 | 第40页 |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竞争分析 | 第40-48页 |
·国内超市行业竞争分析 | 第40-45页 |
·区域内行业竞争对手分析 | 第45-48页 |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 第48-56页 |
·定位于中小城市区域化发展的独特市场定位 | 第48-49页 |
·双业态发展模式有利于公司集客能力的提升 | 第49-51页 |
·集约化管理能力逐步提升 | 第51-52页 |
·公司财务分析 | 第52-56页 |
第4章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 第56-70页 |
·公司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第56-62页 |
·机会因素分析 | 第56-60页 |
·威胁因素分析 | 第60-62页 |
·公司内部条件因素分析 | 第62-68页 |
·优势因素分析 | 第62-64页 |
·劣势因素分析 | 第64-68页 |
·SWOT分析 | 第68-69页 |
·战略目标 | 第69-70页 |
第5章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 第70-99页 |
·步步高公司发展战略 | 第70-73页 |
·步步高公司现行战略 | 第70页 |
·步步高公司现行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70-73页 |
·步步高公司发展战略的确立 | 第73页 |
·规模扩张战略 | 第73-83页 |
·加强零售品牌建设 | 第74页 |
·建立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 | 第74-76页 |
·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 第76页 |
·科学选址和优化物流配送系统 | 第76-78页 |
·明确战略扩张方向 | 第78-81页 |
·采取稳健的饱和式扩张方式 | 第81-83页 |
·业态多元化战略 | 第83-88页 |
·零售业态现状 | 第83-84页 |
·未来零售业态的发展趋势 | 第84-85页 |
·步步高的零售业态 | 第85-86页 |
·零售业态多元化 | 第86-88页 |
·战略联盟战略 | 第88-93页 |
·建立商业企业间战略联盟 | 第88-89页 |
·建立工商联盟 | 第89-90页 |
·步步高战略联盟的实践 | 第90-91页 |
·步步高战略联盟战略的建议 | 第91-93页 |
·差异化战略 | 第93-94页 |
·自有品牌经营战略 | 第94-99页 |
·零售商自有品牌发展现状 | 第94页 |
·零售商自有品牌的优势 | 第94-95页 |
·步步高自有品牌发展战略模型构建 | 第95-99页 |
第6章 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 第99-108页 |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 第99-100页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100-101页 |
·开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 第101-103页 |
·强化公司营销控制 | 第103-105页 |
·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 | 第105-106页 |
·切实降低成本 | 第106-108页 |
第7章 本文的创新点及结论 | 第108-11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8-109页 |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