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的主要目标、方法和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2 电子沙盘理论基础及实验准备 | 第16-34页 |
·电子沙盘及其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电子沙盘 | 第16页 |
·虚拟现实 | 第16页 |
·仿真技术 | 第16页 |
·三维景观 | 第16-17页 |
·相互关系 | 第17页 |
·电子沙盘的分类 | 第17-18页 |
·电子沙盘的优点 | 第18页 |
·基础知识及相关技术支撑 | 第18-32页 |
·坐标系统与投影变换 | 第18-21页 |
·正射影像图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 第21-23页 |
·DEM 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 第23-24页 |
·基于3Ds max 的建模技术 | 第24-30页 |
·空间三维数据信息获取技术 | 第30-32页 |
·电子沙盘制作的准备工作 | 第32-34页 |
·平台的选取 | 第32-33页 |
·语言的选取 | 第33页 |
·数据的准备 | 第33-34页 |
3 基于C#与ARCGIS 电子沙盘制作的方法 | 第34-44页 |
·基于ARCSCENE 平台的电子沙盘制作 | 第34-39页 |
·数据准备与处理 | 第34-37页 |
·数据集成 | 第37-38页 |
·三维可视化显示 | 第38-39页 |
·三维飞行设置 | 第39页 |
·地表分析功能 | 第39页 |
·基于ARCGLOBE 平台的电子沙盘制作 | 第39-40页 |
·ArcGlobe 的数据要求 | 第40页 |
·ArcGlobe 赋注记的方法 | 第40页 |
·基于C#与ARCENGINE 组件搭建三维展示平台 | 第40-41页 |
·ARCGLOBE 与ARCSCENE 功能比较说明 | 第41-44页 |
·ArcGlobe | 第41页 |
·ArcScene | 第41页 |
·ArcGlobe 和ArcScene 的主要区别 | 第41-42页 |
·ArcGlobe 与ArcScene 功能差别 | 第42-44页 |
4 基于C#与SKYLINE 电子沙盘制作的方法 | 第44-54页 |
·SKYLINE 体系 | 第44-46页 |
·TerraBuilder | 第44-45页 |
·TerraExplorer Pro | 第45-46页 |
·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 第46-47页 |
·DOM 数据准备 | 第46页 |
·矢量数据准备 | 第46-47页 |
·模型准备 | 第47页 |
·DEM 准备 | 第47页 |
·电子沙盘制作方法 | 第47-50页 |
·地形包(MPT)的生成 | 第47-48页 |
·MPT 的显示 | 第48页 |
·矢量数据加载 | 第48页 |
·建筑模型的加载 | 第48-49页 |
·三维飞行设置 | 第49页 |
·查询、量测和地形分析 | 第49-50页 |
·基于C#和TERRADEVELOPER 的三维展示平台开发 | 第50-54页 |
·TerraDeveloper 简介 | 第50页 |
·系统功能详细设计 | 第50-53页 |
·开发三维展示平台的步骤 | 第53页 |
·开发成果 | 第53-54页 |
5 ARCGIS 和SKYLINE 制作电子沙盘特点比较 | 第54-59页 |
·数据要求比较 | 第54-55页 |
·空间参考 | 第54页 |
·DEM | 第54-55页 |
·模型数据格式 | 第55页 |
·影像数据 | 第55页 |
·矢量数据 | 第55页 |
·三维显示效果比较 | 第55-57页 |
·影像效果 | 第55-56页 |
·模型效果 | 第56-57页 |
·注记效果 | 第57页 |
·浏览效果 | 第57页 |
·量测、地形分析功能比较 | 第57-58页 |
·SKYLINE 与ARCGIS 三维软件性能比较表 | 第58-59页 |
6 电子沙盘在三维数字国土中的应用 | 第59-6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59页 |
·三维数字国土的发展现状 | 第59-60页 |
·应用区域简介 | 第60页 |
·电子沙盘应用成果 | 第60-62页 |
7 结论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