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实现的有关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19页 |
(一)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 第14-17页 |
1、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 第15-17页 |
(二) 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 第17-19页 |
1、校本课程的内涵 | 第17-18页 |
2、校本课程的特点 | 第18页 |
3、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 第18-19页 |
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实现的依据 | 第19-30页 |
(一) 理论依据 | 第19-23页 |
1、认知结构理论 | 第19-20页 |
2、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 第20页 |
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第20-21页 |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5、合作学习理论 | 第22页 |
6、师生统一主体说 | 第22-23页 |
(二) 现实依据 | 第23-28页 |
1、是改变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现状,凸显思想政治学科价值的需要 | 第23-24页 |
2、是解决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存在的问题的需要 | 第24-26页 |
3、是满足目前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要求的需要 | 第26页 |
4、是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需要 | 第26-28页 |
5、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实现从“教书匠”向专业化教师转变的需要 | 第28页 |
(三) 政策依据 | 第28-30页 |
三、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实现的初步探索 | 第30-55页 |
(一)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实现的原则 | 第30-33页 |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第30页 |
2、坚持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统一的原则 | 第30-31页 |
3、坚持开放性和灵活性原则 | 第31页 |
4、坚持趣味性、多样性相结合原则 | 第31-32页 |
5、坚持与当地现实生活相结合的原则 | 第32页 |
6、坚持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 第32页 |
7、坚持教师指导学习与学生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 第32-33页 |
8、坚持“顾问”和“同伴”兼有的师生关系原则 | 第33页 |
(二)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实现的教学目标 | 第33-35页 |
1、激活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 第34页 |
2、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 第34页 |
3、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34页 |
4、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 第34-35页 |
5、学会分享与合作 | 第35页 |
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 第35页 |
(三)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实现的设计理念 | 第35-36页 |
(四)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实现的校本课程构建 | 第36-37页 |
1、校本课程指导思想 | 第36页 |
2、校本课程课时安排 | 第36页 |
3、校本课程上课计划 | 第36页 |
4、校本课程课程内容 | 第36-37页 |
(五)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实现的实施步骤 | 第37-38页 |
(六)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实现的具体实施 | 第38-53页 |
1、课题提出设计阶段 | 第38-44页 |
2、信息收集处理阶段 | 第44-49页 |
3、成果展示阶段 | 第49-51页 |
4、评价反思阶段 | 第51-53页 |
(七) 教学案例设计 | 第53-55页 |
四、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实现的效果分析 | 第55-60页 |
(一) 对学生的影响 | 第55-57页 |
1、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第55-56页 |
2、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 第56-57页 |
3、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兴趣 | 第57页 |
4、增强了应对高考考查要求的能力 | 第57页 |
(二) 对教师的影响 | 第57-59页 |
1、提高了教师钻研业务的能力和水平 | 第57-58页 |
2、完善了教师综合素质 | 第58-59页 |
3、融洽了教师和学生关系 | 第59页 |
(三) 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影响 | 第59-60页 |
1、促进了高中思想政治国家课程的教学 | 第59页 |
2、丰富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 | 第59-60页 |
(四) 对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影响 | 第60页 |
五、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实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60-62页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60-61页 |
1、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重视不够 | 第60-61页 |
2、教师知识有待更新,课程开发能力有待提高 | 第61页 |
3、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中的实现效果难以落实 | 第61页 |
(二) 解决对策 | 第61-62页 |
1、通过思想教育和量化标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 | 第61页 |
2、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 | 第61页 |
3、通过显性和隐性方式评价实现效果,提高这一模式的应用性 | 第61-62页 |
结束语 | 第62-63页 |
注释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件 | 第66-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