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中国企业银行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6-9页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文章思路第6-7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基础资料第7-9页
第一章 从刘鸿生企业集团到中国企业银行的成立第9-14页
 第一节 引论第9页
 第二节 中国企业银行创办前,刘氏各企业情况第9-12页
 第三节 刘鸿生创办中国企业银行的初衷第12-13页
 第四节 中国企业银行的正式成立第13-14页
第二章 中国企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以刘氏集团下各企业 为中心第14-27页
 第一节 稳健经营,以刘鸿生所属各企业为宗(1931-1937)第14-20页
  一、 时局相对平稳,中国企业银行初期发展较为顺利(1931-934)第14-17页
  二、 时局日益严峻,中国企业银行仍保持稳健经营(1935-1936)第17-18页
  三、 与刘鸿生集团下各企业的关系第18-20页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国企业银行稳中求稳,历年均有盈余(1937-1945)第20-24页
  一、 收缩信用,放款中刘鸿生及其有关企业仍占大宗(1937-1940)第20-21页
  二、 乘通货膨胀、伪币改制,投机牟利(1941-1945)第21-23页
  三、 抗战期间,中国企业银行历年均有盈余第23-24页
 第三节 抗战后金融动荡,难以继续发展(1946-1949)第24-27页
  一、 在币值改革、通货膨胀背景下,一再调整资本(1945-1946)第24-25页
  二、 国民政府滥行统治头寸,营业上采取收敛方针(1947-1948)第25-26页
  三、 国民政府滥发金圆券,金融无序,中企仍获盈利(1948-1949)第26-27页
第三章 中国企业银行内外环境和体制分析第27-36页
 第一节 中国企业银行得以成立的原因分析第27-33页
  一、 统一调度资金——刘氏托拉斯构想中的一环第27-29页
  二、 近代社会环境造成工业资本的严重匮乏第29-31页
  三、 传统的金融体制仍发挥巨大作用第31-33页
 第二节 中国企业银行为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第33-36页
  一、 刘鸿生企业集团的体制因素第33-34页
  二、 源于设立中国企业银行的根本初衷第34-36页
结语第36-37页
注释第37-4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2-44页
后记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国大型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战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EIP平台的统一知识管理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