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慈善常州模式”运营机制完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一、关于慈善组织自身发展研究第12-13页
  二、关于慈善组织运营机制研究第13-14页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4-16页
  一、主要内容第14-15页
  二、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及其运营机制理论概述第16-27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21页
  一、慈善及其相关概念第16-20页
  二、慈善事业发展模式运营机制的内容与分类第20-21页
 第二节 中国慈善资金的运营机制的内涵第21-24页
  一、慈善资金的募集第21-22页
  二、慈善资金的管理第22-23页
  三、慈善资金的使用第23-24页
 第三节 慈善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关系第24-27页
  一、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第24-25页
  二、市场与慈善组织的关系第25-27页
第三章 “慈善常州模式”运营机制的现状与问题第27-42页
 第一节 “慈善常州模式”运营机制的现状第27-31页
  一、“慈善常州模式”运营的总体情况第27-28页
  二、慈善资金的募集第28-30页
  三、慈善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第30-31页
 第二节 “慈善常州模式”运营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一、政府长期主导慈善第31-32页
  二、慈善资金的募集缺乏可持续性第32-34页
  三、慈善资金的管理缺乏科学途径第34-35页
 第三节 “慈善常州模式”运营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第35-42页
  一、运营主体先天不足第36-37页
  二、运营流程不够完善第37-39页
  三、运营条件尚不充足第39-42页
第四章 国内外慈善事业运营机制经验借鉴第42-57页
 第一节 美国慈善事业的运营机制第42-48页
  一、资金的募集与保值增值第42-45页
  二、慈善项目的实施第45-48页
 第二节 中国社区慈善模式的运营机制第48-57页
  一、广州文昌地区慈善会的运营机制第48-51页
  二、上海罗山市民会馆的运营机制第51-57页
第五章 “慈善常州模式”运营机制的完善对策第57-65页
 第一节 建立长效化的资金募集机制第57-59页
  一、建立联合募捐机制第57-58页
  二、建立多层次劝募机制第58-59页
  三、加大政府对慈善组织的扶持力度第59页
 第二节 加强慈善组织的队伍建设第59-61页
  一、加强专职管理人员的培养第60页
  二、引进专业的经营人员第60-61页
  三、建立经营人员绩效评估机制第61页
 第三节 建立慈善资金的科学使用机制第61-63页
  一、实行募集与救助分离机制第61-62页
  二、建立联合性的慈善组织第62页
  三、加强慈善救助项目的管理第62-63页
 第四节 完善常州的志愿服务第63-65页
  一、壮大常州志愿服务队伍第63页
  二、大力发展品牌服务项目第63-64页
  三、为志愿者服务提供条件第64-65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服务型政府的行政文化建设研究
下一篇:中国应急管理中的政府—社会联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