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探讨
Acknowledgements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2 本课题的理论依据 | 第17-31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7-29页 |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 第29页 |
·教学理论 | 第29-30页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30-31页 |
3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及其实践意义 | 第31-33页 |
·理论价值 | 第31-32页 |
·实践意义 | 第32-33页 |
4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建构 | 第33-55页 |
·学案教学的概念及组成 | 第33-34页 |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 第34-36页 |
·学案的编写原则 | 第36-38页 |
·英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学案设计 | 第38-48页 |
·阅读学案设计 | 第38-40页 |
·语法学案设计 | 第40-42页 |
·写作学案设计 | 第42-45页 |
·词汇学案的设计 | 第45-48页 |
·“学案导学”案例分析 | 第48-55页 |
·阅读课型 | 第48-52页 |
·写作课型 | 第52-53页 |
·语法课型 | 第53-55页 |
5 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评价 | 第55-57页 |
6 结论 | 第57-61页 |
·教师的变化 | 第57-58页 |
·学生在“学案”教学中的变化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