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并联机器人误差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影响机器人误差的主要原因 | 第12页 |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误差来源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2 3-UPU并联机构误差分析方法 | 第15-22页 |
·空间坐标转换法 | 第15-19页 |
·基本概念 | 第15-19页 |
·3-UPU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误差分析 | 第19-22页 |
·理想情况下的位姿转换矩阵 | 第20页 |
·实际情况的位姿转换矩阵 | 第20-22页 |
3 3-UPU并联机器人机构误差形式分类及表示 | 第22-26页 |
·静态因素 | 第22-24页 |
·尺寸误差 | 第22页 |
·形状误差 | 第22-24页 |
·安装误差 | 第24页 |
·运动副间隙误差 | 第24-26页 |
4 纯平动3-UPU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误差分析 | 第26-74页 |
·纯平动3-UPU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 | 第26-33页 |
·机构自由度 | 第26-27页 |
·参数定义 | 第27-29页 |
·位姿转换矩阵 | 第29-31页 |
·实例计算 | 第31-33页 |
·纯平动3-UPU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误差源种类综合及误差影响敏感度定义 | 第33-35页 |
·纯平动3-UPU并联机构误差源综合 | 第33-35页 |
·误差影响敏感度 | 第35页 |
·纯平动3-UPU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误差分析 | 第35-42页 |
·杆长误差 | 第35-36页 |
·上下平台形状误差 | 第36-37页 |
·上下平台U副定位误差 | 第37-38页 |
·扭角误差 | 第38-42页 |
·实例分析 | 第42-74页 |
·正态分布简介及误差分析概述 | 第42页 |
·杆长误差实例分析 | 第42-46页 |
·上下平台形状误差实例分析 | 第46-49页 |
·扭角误差实例分析 | 第49-71页 |
·总结 | 第71-74页 |
5 4自由度3-UPU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误差分析 | 第74-102页 |
·理想状况下4自由度3-UPU并联机器人机构 | 第74-78页 |
·机构自由度 | 第74-75页 |
·位姿转换矩阵 | 第75-77页 |
·实例计算 | 第77-78页 |
·4自由度3-UPU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扭角误差源种类综合 | 第78-79页 |
·4自由度3-UPU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误差分析 | 第79-102页 |
·误差形式Ⅰ | 第79-83页 |
·误差形式Ⅱ | 第83-88页 |
·误差形式Ⅲ | 第88-93页 |
·误差形式Ⅳ | 第93-99页 |
·总结 | 第99-102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102-104页 |
·结论 | 第102-103页 |
·展望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附录 A | 第107-110页 |
附录 B | 第110-11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