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钢节点火灾下响应分析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 | 第13-15页 |
| ·钢结构抗火设计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 ·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演变 | 第13-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8-19页 |
|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高温下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 | 第20-32页 |
| ·引言 | 第20页 |
| ·高温下钢材的材料性能 | 第20-22页 |
| ·热传导系数λ_s | 第20-21页 |
| ·比热C_s | 第21-22页 |
| ·结构钢的密度 | 第22页 |
| ·高温下钢材的力学性能 | 第22-28页 |
| ·结构钢的屈服强度 | 第22-24页 |
| ·结构钢弹性模量 | 第24-25页 |
| ·应力-应变关系 | 第25-26页 |
| ·泊松比 | 第26页 |
| ·结构钢的热膨胀系数 | 第26-28页 |
| ·混凝土热工性能 | 第28-29页 |
| ·热传导系数 | 第28页 |
| ·混凝土比热 | 第28页 |
| ·混凝土的密度 | 第28-29页 |
| ·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29-31页 |
| ·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 | 第29页 |
| ·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强度 | 第29-30页 |
| ·弹性模量 | 第30页 |
| ·泊松比ν_c | 第30-31页 |
| ·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有限元理论基础及传热学 | 第32-39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 ·有限元方法概念 | 第32-33页 |
|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 | 第33页 |
| ·ANSYS 的非线性分析 | 第33-36页 |
| ·ANSYS 功能特点 | 第33-34页 |
| ·非线性问题分类 | 第34-35页 |
| ·非线性求解方法 | 第35-36页 |
| ·屈服和强化准则 | 第36页 |
| ·热传导理论和原理 | 第36-39页 |
| ·热传导的微分方程 | 第36-37页 |
| ·三种传热方式 | 第37-38页 |
| ·热传导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内缩式端板连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39-59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ANSYS 使用单元介绍 | 第39-43页 |
| ·热分析单元 | 第39-40页 |
| ·应力分析单元 | 第40-43页 |
| ·有限元模拟 | 第43-51页 |
| ·概述 | 第43-44页 |
| ·几何模型尺寸 | 第44页 |
| ·材料模型 | 第44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44-45页 |
| ·荷载和边界条件 | 第45-46页 |
| ·温度场模拟 | 第46-47页 |
| ·结构分析 | 第47-51页 |
| ·内缩式端板转动介绍 | 第47-48页 |
| ·模型验证 | 第48-50页 |
| ·内缩式端板连接破坏模式分析 | 第50-51页 |
| ·荷载比对内缩式梁柱端板连接火灾下行为对影响 | 第51-52页 |
| ·受火工况对内缩式梁柱端板连接火灾下行为的影响 | 第52-54页 |
| ·受火工况对内缩式梁柱端板连接温度场分布影响 | 第52-53页 |
| ·受火工况对内缩式梁柱端板连接耐火性能的影响 | 第53-54页 |
| ·端板厚度对内缩式梁柱端板连接火灾下行为的影响 | 第54-56页 |
| ·端板厚度对内缩式梁柱端板连接耐火性能影响 | 第54-55页 |
| ·端板厚度对内缩式梁柱端板连接破坏模式的影响 | 第55-56页 |
| ·轴向约束对内缩式梁柱端板连接火灾下行为的影响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内缩式端板组合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59-64页 |
| ·前言 | 第59页 |
| ·选取单元类型介绍 | 第59-60页 |
| ·有限元模型 | 第60-61页 |
| ·温度场分析 | 第61-62页 |
| ·结构分析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柔性剪力板连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64-82页 |
| ·引言 | 第64页 |
| ·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4-65页 |
| ·剪力板连接瞬态温度场分析 | 第65-67页 |
| ·标准升温曲线介绍 | 第65-66页 |
| ·温度场模拟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 ·剪力板连接结果分析 | 第67-77页 |
| ·模型验证 | 第67-68页 |
| ·破坏形态描述与分析 | 第68-75页 |
| ·剪力板与腹板孔的挤压及螺栓受剪切 | 第69-71页 |
| ·下翼缘端部屈曲 | 第71-72页 |
| ·腹板屈曲 | 第72-74页 |
| ·扭转失稳 | 第74-75页 |
| ·破坏阶段分析 | 第75-77页 |
| ·连接抗火性能各影响因素分析 | 第77-81页 |
| ·荷载类型对连接抗火性能的影响 | 第77-78页 |
| ·荷载率对连接抗火性能影响 | 第78-79页 |
| ·支承加劲肋厚度对连接抗火性能影响 | 第79-80页 |
| ·剪力板和腹板厚度对连接抗火性能影响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 ·总结 | 第82-83页 |
| ·内缩式端板连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面 | 第82-83页 |
| ·柔性剪力板连接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 第83页 |
|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3-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