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蔬菜供应链结构的演变与仿真研究
图表目录 | 第1-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1 导论 | 第14-27页 |
·研究背景及其相关意义 | 第14-17页 |
·蔬菜产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 第14-15页 |
·我国蔬菜质量安全形式严峻 | 第15-17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7-19页 |
·拟解决的基本问题 | 第19-20页 |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0-2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1页 |
·比较分析法 | 第21页 |
·个案分析法 | 第21页 |
·基于UML的系统建模 | 第21页 |
·访问调查法 | 第21-22页 |
·计算机仿真研究法 | 第22页 |
·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主要的创新与不足 | 第25-27页 |
·主要的创新 | 第25-26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26-27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 | 第27-35页 |
·食品安全和蔬菜安全研究 | 第27-30页 |
·食品安全研究 | 第27-28页 |
·蔬菜质量安全问题的本质 | 第28-30页 |
·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 第30页 |
·蔬菜供应链理论研究 | 第30-33页 |
·蔬菜供应链研究 | 第30-32页 |
·蔬菜供应链一体化理论 | 第32-33页 |
·可追溯系统与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政府对蔬菜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分析 | 第35-49页 |
·蔬菜质量安全问题分析 | 第36-38页 |
·政府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分析 | 第38-40页 |
·政府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分析 | 第38-39页 |
·合理有效的政府监管方式 | 第39-40页 |
·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分析 | 第40-46页 |
·发达国家监管体制的变革 | 第40-43页 |
·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变革 | 第43-46页 |
·供应链与一体化监管的相互作用 | 第46-47页 |
·政府监督机制的形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蔬菜供应链组织模式分析 | 第49-66页 |
·蔬菜供应链的多种组织模式简介 | 第49-55页 |
·中介带动型组织模式 | 第50-52页 |
·公司带动型组织模式 | 第52-53页 |
·批发市场带动型组织模式 | 第53-54页 |
·出口市场带动型组织模式 | 第54-55页 |
·案例剖析 | 第55-63页 |
·中介带动型组织模式实例 | 第55-58页 |
·公司带动型组织模式实例 | 第58-61页 |
·批发市场带动型组织模式实例 | 第61-62页 |
·出口市场带动型组织模式实例 | 第62-63页 |
·供应链组织模式与蔬菜质量安全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 | 第66-73页 |
·可追溯系统的运行模式 | 第66-67页 |
·可追溯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第67-69页 |
·可追溯系统在蔬菜供应链中的作用 | 第69-71页 |
·完善可追溯系统的相关建议 | 第71-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6 面向对象建模方法与工具简介 | 第73-80页 |
·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 | 第73-75页 |
·面向对象概念 | 第73页 |
·面向对象的特征 | 第73-74页 |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 | 第74-75页 |
·UML介绍 | 第75-76页 |
·UML概述 | 第75页 |
·UML的概念模型 | 第75-76页 |
·基于UML的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过程 | 第76-77页 |
·RATIONAL ROSE简介 | 第77页 |
·仿真模型的模型框架与目标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7 蔬菜供应链仿真系统模型设计 | 第80-102页 |
·系统总体描述 | 第80-81页 |
·功能系统模块分析 | 第81-83页 |
·系统流程分析 | 第83-88页 |
·系统静态结构图 | 第83-88页 |
·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 第88页 |
·农户管理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 第88-96页 |
·蔬菜质量选择子模块的设计 | 第89-92页 |
·蔬菜销售利润子模块的设计 | 第92-95页 |
·运营模式选择子模块的设计 | 第95-96页 |
·中间商管理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 第96-100页 |
·蔬菜销售利润子模块的设计 | 第96-99页 |
·运营模式选择子模块的设计 | 第99-100页 |
·政府管理子系统的详细设计 | 第100-101页 |
·小结 | 第101-102页 |
8 仿真模型的实现 | 第102-117页 |
·仿真模型的运行环境与平台 | 第102-104页 |
·各种仿真相关软件简介 | 第102-103页 |
·仿真模型运行环境 | 第103页 |
·仿真运行的方式 | 第103-104页 |
·模型的具体实现 | 第104-116页 |
·模型的总体实现 | 第104-105页 |
·农户管理子系统的实现与数据分析 | 第105-108页 |
·信息追溯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 第108-111页 |
·中间商管理子系统的实现与分析 | 第111-113页 |
·政府管理子系统的实现与分析 | 第113-115页 |
·仿真模型的扩展 | 第115-1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16-117页 |
9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117-120页 |
·主要结论 | 第117-118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118页 |
·论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6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