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策略研究--以高新区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及融资的理论概述 | 第15-24页 |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5-18页 |
·高新技术 | 第15-16页 |
·中小企业 | 第16-17页 |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 | 第17-18页 |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管理理论 | 第18-21页 |
·企业融资的涵义 | 第18页 |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与传统企业在融资结构上的差异 | 第18-19页 |
·融资结构理论 | 第19-21页 |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融资理论 | 第21-23页 |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 | 第21-22页 |
·生命周期融资理论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国外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的成功经验 | 第24-31页 |
·国外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第24-27页 |
·美国风险资本支持融资模式 | 第24-26页 |
·日本政府主导融资模式 | 第26-27页 |
·国际比较中的借鉴 | 第27-30页 |
·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 | 第27-28页 |
·发达的市场化风险投资 | 第28-29页 |
·完善的资本市场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株洲市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 第31-39页 |
·株洲高新区发展概况 | 第31-33页 |
·株洲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 第31-32页 |
·株洲高新区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第32-33页 |
·株洲高新区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第33-35页 |
·内源融资不足和资金需求缺口大 | 第33页 |
·外部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 | 第33页 |
·间接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 | 第33-35页 |
·银行贷款偏向有政府背景的高科集团 | 第35页 |
·株洲高新区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分析 | 第35-38页 |
·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 第35-37页 |
·金融机构方面的原因 | 第37-38页 |
·政府方面的原因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5章 株洲市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策略 | 第39-50页 |
·基于各生命周期的融资策略 | 第39-41页 |
·种子阶段 | 第39页 |
·初创阶段 | 第39-40页 |
·成长阶段 | 第40-41页 |
·成熟阶段 | 第41页 |
·加强企业自身融资能力的建设 | 第41-44页 |
·完善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2页 |
·实施科学化的企业管理 | 第42-43页 |
·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 | 第43页 |
·培养良好的企业信用 | 第43-44页 |
·构建有利于企业融资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 第44-46页 |
·政府应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及法律 | 第44-45页 |
·发展适合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化经营体系 | 第45页 |
·完善高新技术资本市场 | 第45-46页 |
·完善以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体系 | 第46-48页 |
·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 | 第46页 |
·加快中小金融机构的建设 | 第46-47页 |
·支持和鼓励成立小额贷款公司 | 第47页 |
·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 第47-48页 |
·完善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直接接融资体系 | 第48-49页 |
·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 第48-49页 |
·建立便捷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 第49页 |
·培育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和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束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