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论华语电影中的清代历史表述、想象与意义生产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绪论:缘起与研究立场第13-24页
 一、华语电影中的清代题材电影创作:一个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第13-16页
 二、文献与现有研究成果综述第16-19页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9-24页
  (一) 研究视野与定位第19-21页
  (二) 研究方法与目标第21-24页
第一章 历史语境中的华语电影清代题材创作流变第24-63页
 第一节 求索:1920-1949 年的清代题材生产第25-38页
 第二节 三地发展期:1949-1980 年的清代题材电影生产第38-47页
 第三节 融合发展期:1980-2010 年的清代题材生产第47-63页
 本章小结第63页
第二章 大陆“十七年”期间在影像历史清代表述中的斗争意识与“阶级斗争”意义生产第63-101页
 第一节 大陆“十七年”期间对历史表述的总体政治倾向与清代题材面临的困境第64-79页
  一、大陆“十七年”期间对历史表述的总体政治倾向第66-69页
   (一) 强化阶级意识与斗争观念,歌颂与反对的立场非常明确第67-68页
   (二)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强调人民性第68-69页
  二、政治语境、中国性与“十七年”时期《武训传》的尴尬第69-79页
   (一) 《武训传》的历史表述第70-73页
   (二) 政治语境、中国性与《武训传》遭遇的尴尬第73-79页
 第二节 政治与阶级的身体:《宋景诗》中的身体叙述与意识形态操作第79-95页
  一、新中国电影“身体意识形态”编码机制与《宋景诗》的“身体”语境呈现第80-83页
  二、《宋景诗》:身体的意识形态化与意识形态化的身体编码第83-90页
   (一) 出场:宋景诗与慈禧的不同处理及其意识形态传达第83-86页
   (二) 身体动作姿态与影片的革命叙事第86-88页
   (三) 身体凸显与难题置换:身体呈现与《宋景诗》的英雄主题策略缝合第88-90页
  三、作为历史题材影片的《宋景诗》:身体历史叙事的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第90-95页
 第三节 《林则徐》与《甲午风云》的历史策略表述第95-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三章 民族创伤:不同的历史记忆书写导致意义生产的多元化第101-144页
 第一节 灾难意象与历史创伤记忆第101-110页
  一、灾难(受难)意象第101-104页
  二、女祸:创伤记忆与创伤记忆的对象化所指第104-110页
 第二节 观影疗伤与国族意义生产:从“双重他者”到自体反思第110-124页
  一、“双重他者”、记忆与民族创伤书写第110-115页
   (一) 作为“外在他者”——中华民族创伤施加者的外国人形象第111-114页
   (二) 作为“内在他者”——非我汉族族群的满清族群形象第114-115页
  二、观影疗伤与意义生产第115-119页
  三、历史反思与国族意义生产第119-124页
 第三节 小人物、民间性、爱国情怀与英雄形象塑造第124-137页
  一、小人物、民间性与死亡的意义彰显第124-135页
  二、家国意识、爱国情怀与英雄主义的彰显第135-137页
 第四节 创伤记忆与港台清代题材影片历史表述中的“政治合法性”生产第137-144页
  一、港台电影与主流政治话语第137-140页
  二、《辛亥双十》等清代题材影片的历史表述与政治身份书写第140-144页
 本章小结第144页
第四章 历史表述与大众娱乐的通俗化商业想象第144-205页
 第一节 创作取材的故事性与题材处理的通俗化第145-168页
  一、野史、演义、传奇与取材通俗文艺的商业诉求第145-154页
  二、通俗小说、热门戏曲、戏剧文本的移植与商业化想象改造第154-168页
 第二节 清代题材电影叙述:动作奇观、类型模式与类型化商业改造策略第168-189页
  一、类型化的人物设置模式与策略性的商业化想象编码第168-178页
  二、强化动作性与奇观效应的类型视觉奇观营造第178-185页
  三、喜剧与喜剧化处理的商业诉求第185-189页
 第三节 视觉、奇观与女体的视觉愉悦第189-204页
  一、禁宫奇观:宫廷中的女性身体想象与消费第190-197页
  二、民间女性、消费与女明星的身体运作第197-204页
   (一) 香艳化与被消费的性感第197-202页
   (二) 服装与女明星的异装展示第202-204页
 本章小结第204-205页
第五章 华语电影的清代历史表述与观众认同第205-223页
 第一节 历史、表述与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的多重当下性第205-212页
  一、历史与表述第205-209页
  二、华语电影清代历史表述的多重当下性第209-212页
   (一) 电影剧情本身的当下指向第209-210页
   (二) 借古喻今的文化象征寓意构建与当下接受第210-212页
 第二节 华语电影观众对清代历史叙述的影响与华人观众群体的文化认同第212-223页
  一、华语电影观众及其对清代叙述的影响第212-218页
  二、华语电影观众群体与清代历史表述之认同第218-223页
结语第223-230页
参考文献第230-237页
作者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37-238页
作者在读博期间参与(主持)的科研项目第238-239页
致谢第239-240页

论文共2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港喜剧电影研究
下一篇: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