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绪论 | 第14-40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及意义 | 第14-17页 |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 第14-16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香港喜剧电影研究状况 | 第17-23页 |
一、香港喜剧电影研究状况 | 第17页 |
二、香港喜剧电影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第三节 香港喜剧电影研究的难点 | 第23-40页 |
一、喜剧电影概念的厘定 | 第23-29页 |
二、香港喜剧电影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29页 |
三、香港喜剧电影的理论梳理 | 第29-40页 |
第一章 寻找特征:香港喜剧电影的发展轨迹 | 第40-71页 |
第一节 从舞台到银幕:默片时代以及第一次粤语喜剧高潮(1909 至1949 年) | 第40-46页 |
第二节 对生活动作的夸张:粤语喜剧和国语喜剧双线并行(1950 年至1970 年) | 第46-54页 |
第三节 武喜与无打不喜:动作喜剧的黄金年代(1971 年至1989 年) | 第54-63页 |
第四节 身体动作的极致:无厘头喜剧一枝独秀(1990 年至2003 年) | 第63-67页 |
第五节 喜剧与动作的博弈:香港喜剧电影的探索年代(2004 年至2009 年) | 第67-71页 |
第二章 特征初论:对身体动作的极致开发 | 第71-95页 |
第一节 香港喜剧电影特征的厘定 | 第71-75页 |
一、以身体动作开发为本的香港喜剧电影特性 | 第71-74页 |
二、香港喜剧电影的三个特性:动作为主性、身体极致性、语言附从性 | 第74-75页 |
第二节 香港喜剧电影特性述论 | 第75-84页 |
一、动作为主性——以身体动作为主的电影特性 | 第76-79页 |
二、身体极致性——穷身体动作极限的喜剧动作特性 | 第79-82页 |
三、语言附从性——语言为动作服务的喜剧电影特性 | 第82-84页 |
第三节 身体动作开发为本的喜剧性叙事 | 第84-95页 |
一、喜剧情景在身体动作中完成与强化 | 第84-85页 |
二、喜剧性的情节发展依靠身体动作推进 | 第85-90页 |
三、喜剧性的细节展开在身体动作中完成 | 第90-91页 |
四、香港喜剧电影的亮点:喜剧矛盾冲突的动作性 | 第91-92页 |
五、电影语言的动作性表达 | 第92-95页 |
第三章 原因探究:诸多因素交集成型 | 第95-139页 |
第一节 环境的变迁:身份暧昧 | 第95-111页 |
一、社会历史变迁 | 第95-98页 |
二、港人身份变更 | 第98-102页 |
三、文化认同转变 | 第102-111页 |
第二节 生存的选择:市场导向 | 第111-120页 |
一、演员中心制 | 第111-113页 |
二、片场美学 | 第113-114页 |
三、受众心理诉求 | 第114-117页 |
四、票房掌控 | 第117-120页 |
第三节 内在的张力:影像因素 | 第120-139页 |
一、题材限制 | 第120-125页 |
二、演员因素 | 第125-127页 |
三、与戏曲之缘 | 第127-130页 |
四、文化传统 | 第130-136页 |
五、功夫片的影响 | 第136-139页 |
第四章 前景展望:香港喜剧电影的影响与未来 | 第139-151页 |
第一节 移植渗透:对香港类型电影的影响 | 第139-144页 |
一、对于警匪片的影响 | 第140-141页 |
二、对于爱情片的影响 | 第141-142页 |
三、对于武侠片的影响 | 第142-143页 |
四、对于动作片的影响 | 第143-144页 |
第二节 文化反哺:对大陆电影与国外电影的影响 | 第144-147页 |
第三节 负面因素:身体动作的滥用 | 第147-149页 |
第四节 动作的革命:香港喜剧电影的未来发展 | 第149-151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151-153页 |
附录 | 第153-170页 |
重要参考资料 | 第153-167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67-168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68-169页 |
后记——给陪我走过荒芜的你们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