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2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实践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理论文献回顾 | 第10-19页 |
·国外融资偏好的理论回顾 | 第10-15页 |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 第15-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技术路线 | 第19页 |
·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2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特征分析 | 第21-31页 |
·国外公司的融资结构 | 第21-22页 |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总体特征 | 第22-25页 |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明显偏低 | 第22-23页 |
·我国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重明显偏高 | 第23-24页 |
·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金来源中权益资本的比重较高 | 第24-25页 |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特征分析 | 第25-31页 |
·我国上市公司以外源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 | 第25-26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在外源融资中占主导地位 | 第26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出现依次更迭规律 | 第26-31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效果 | 第31-36页 |
·股权融资偏好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 第31-34页 |
·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 第31-32页 |
·股权融资偏好弱化融资效率及使用效率 | 第32-33页 |
·股权融资偏好损害可持续发展能力 | 第33-34页 |
·股权融资偏好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 第34-36页 |
·股权融资偏好对投资者的影响 | 第34页 |
·对资本市场宏观调控的影响 | 第34-36页 |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形成机理 | 第36-50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历史原因 | 第36-37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原因 | 第37-39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内部原因 | 第39-43页 |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缺陷 | 第39-41页 |
·内部人控制问题 | 第41-42页 |
·小股东权利失效 | 第42-43页 |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外部原因 | 第43-48页 |
·债权市场发展不平衡 | 第43-45页 |
·市场投机现象严重 | 第45-47页 |
·证券市场退出机制不完善 | 第47-48页 |
·监管部门功能不足 | 第48页 |
·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 第48-50页 |
第5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 | 第50-56页 |
·公司规模 | 第50页 |
·盈利能力 | 第50-51页 |
·成长性 | 第51-52页 |
·资本成本 | 第52-53页 |
·所得税 | 第53-54页 |
·非债务避税 | 第54-56页 |
第6章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治理措施 | 第56-63页 |
·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 第56-59页 |
·调整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 第56-57页 |
·培养机构投资者 | 第57-58页 |
·建立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 | 第58-59页 |
·完善证券市场建设 | 第59-61页 |
·完善股权融资资本市场规则 | 第59-60页 |
·完善债权融资资本市场规则 | 第60-61页 |
·加强资本市场参与者培养 | 第61-63页 |
·加强市场中介机构的培养 | 第61-62页 |
·加强对投资者教育,规范投资者动机 | 第62-6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3-65页 |
·研究主要结论 | 第63页 |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63-64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