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方法和逻辑结构 | 第10-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逻辑结构 | 第11-12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和局限 | 第12页 |
2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研究综述 | 第12-23页 |
·中小企业融资的概念及其方式 | 第12-18页 |
·中小企业融资的概念 | 第12-14页 |
·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 | 第14-18页 |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研究综述 | 第18-23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制度概述 | 第18-20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综述 | 第20-22页 |
·文献评述 | 第22-23页 |
3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 第23-31页 |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 第23-25页 |
·我国融资担保业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 | 第25-28页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的现状 | 第28-31页 |
·资金来源 | 第28-29页 |
·机构性质 | 第29页 |
·资金规模 | 第29-30页 |
·主要业务 | 第30页 |
·担保种类 | 第30-31页 |
4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发展的瓶颈 | 第31-36页 |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确 | 第32-33页 |
·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33-34页 |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控制手段薄弱 | 第34页 |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在担保收费方面存在技术障碍 | 第34-35页 |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与银行协作存在障碍 | 第35-36页 |
5 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实践及其借鉴 | 第36-43页 |
·部分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概述 | 第36-40页 |
·美国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 | 第36-38页 |
·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 | 第38-39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 | 第39-40页 |
·部分发达国家和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40-43页 |
·对担保对象、种类、最高限额和保费率有明确的规定 | 第40-41页 |
·担保机构坚持微利或非盈利性原则运作 | 第41页 |
·以政府出资做为担保基金的主要来源,融资渠道多元化 | 第41页 |
·担保机构自身具有良好的造血功能 | 第41-42页 |
·信用担保体系法制化、规范化 | 第42页 |
·坚持风险的分散化原则 | 第42页 |
·拥有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 第42-43页 |
6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路径分析 | 第43-49页 |
·规范现有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 第43-46页 |
·充分发挥政府的特殊作用 | 第44-45页 |
·建立担保资金补偿机制 | 第45-46页 |
·明确恰当的担保比例 | 第46页 |
·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 | 第46-47页 |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 第47页 |
·加强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 | 第47-48页 |
·强化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再保险制度 | 第48-49页 |
·推进中小企业集群融资,发展中小企业信用互助 | 第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页 |